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颁春曲》
《颁春曲》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古风

颁春亭上罗官斑,黛泥骨碎鞭影间。

苍虬争走青帝敕,阊阖轧损玻璃环。

花神谢事即□起,东畔赐绯南赐紫。

细腰学舞圆□歌,旗亭竹根枯野水。

防江战士卧不惊,风吹雨洗淮土青。

街头父老说新事,城里倍放今年灯。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颁春曲》,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官府颁布春令的情景,以及春日带来的生机与变化。

首句“颁春亭上罗官斑”,点明地点与事件,春令在颁春亭上发布,官吏们聚集一堂,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接着“黛泥骨碎鞭影间”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官吏们忙碌的场景,仿佛能听到鞭声在空中划过,泥色的官服在光影中闪烁。

“苍虬争走青帝敕”一句,将春天的使者——青帝,比作苍虬,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阊阖轧损玻璃环”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动,万物生长的壮观情景。

“花神谢事即□起,东畔赐绯南赐紫”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春天到来后,花神重新活跃起来,东边的花朵被赐予绯红的颜色,西边的花朵则被赐予紫色,色彩斑斓,充满生机。

“细腰学舞圆□歌,旗亭竹根枯野水”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欢乐氛围。人们在旗亭下跳舞唱歌,竹根下的野水也似乎因春天的到来而欢腾起来。

最后,“防江战士卧不惊,风吹雨洗淮土青”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和平与宁静,即使是在防备江水的士兵们也能在春天的风中安然入睡。雨水洗净了淮土,一片青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

“街头父老说新事,城里倍放今年灯”两句,通过普通百姓的视角,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新气象和喜悦之情。街道上,老人们谈论着春天的新事物,城内更是灯火通明,庆祝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以及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四

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卒未休。

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

诸佛子,著眼看。严霜晓露,彻骨清寒。

匝地普天,通同实际。

休问得皮得髓,徒誇见浅见深。

从来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

山僧对此,忍俊不禁。

閒引少林无孔笛,为君吹起小阳春。

满眼觑不见,满耳听不闻。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0)

秋夜坐

秋庭肃肃风颾颾,寒星列空蟾魄高。

支颐静坐神不劳,鸟窠无端吹布毛。

(0)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五

西天末叶,东土初枝。

趑趄梁魏兮形影相吊,冷坐嵩少兮路径委蛇。

将谓单传直指,谁知一握乱丝。

骂底恨底患在为人之师。

今则枝枯叶陨,敷茂何期。

有屈明明无雪处,临风只可自嘘戏。

聊陈菲供,来兮鉴诸。

(0)

生公讲台

鳞皴瘦石笼寒藓,千石遗踪意转新。

纵使天花来堕席,何如缄口过残春。

(0)

酬李新恩惠竹杖

一枝苍玉寄宵人,远胜邛州九节纹。

添得老来山水兴,指空敲石看飞云。

(0)

归车二首·其一

归车得为老亲牵,不畏路难如上天。

千里青山过齐鲁,下邳河上恰乘船。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