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节概士,远慕羲皇风。
荣名奚足道,甘分固其穷。
得酒即为欢,箪瓢常屡空。
朝出山泽游,暮归衡宇中。
豪华非所贵,但愿岁时丰。
秋菊或盈园,栖栖谁与同。
浊醪共斟酌,日入会田翁。
此士不再得,吾生焉所从。
渊明节概士,远慕羲皇风。
荣名奚足道,甘分固其穷。
得酒即为欢,箪瓢常屡空。
朝出山泽游,暮归衡宇中。
豪华非所贵,但愿岁时丰。
秋菊或盈园,栖栖谁与同。
浊醪共斟酌,日入会田翁。
此士不再得,吾生焉所从。
这首诗描绘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本真的精神境界。诗人李德以“题陶渊明像”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陶渊明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深刻。
首句“渊明节概士,远慕羲皇风”,开篇便点明了陶渊明作为一位坚守节操、崇尚自然的士人形象,他向往的是远古时代先民们自由自在、顺应天性的生活方式。接下来,“荣名奚足道,甘分固其穷”两句,表达了陶渊明对名利的淡泊,他认为荣誉和名声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物质生活的简朴。“得酒即为欢,箪瓢常屡空”则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在生活中的随性与洒脱,即使餐食简单,也能在饮酒中找到乐趣,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朝出山泽游,暮归衡宇中”展现了陶渊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他每日在山林间自由漫步,傍晚时分回到自己的小屋,与世无争,自得其乐。“豪华非所贵,但愿岁时丰”一句,体现了陶渊明对物质的淡然态度,他更看重的是岁月的丰饶与内心的富足。“秋菊或盈园,栖栖谁与同”则描绘了陶渊明园中秋菊盛开的景象,以及他孤独而坚定的生活状态,仿佛只有自然界的生物能理解他的心境。
最后,“浊醪共斟酌,日入会田翁”表现了陶渊明与乡邻间的淳朴友谊,他在日常生活中与农民一同饮酒谈笑,共享生活的美好。“此士不再得,吾生焉所从”则是对陶渊明独特人格的赞叹与感慨,认为这样的士人已难再得,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然生活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的深入思考。
思君中肠结,见君怀抱开。
既近情若淡,话别心始悲。
离合本定数,惆怅胡为哉?
而我不自禁,欲行重徘徊。
深宵谈转剧,漏鼓已屡催。
后会讵可必,切切订重来。
感兹意良厚,有泪能勿挥。
嗟予叹落拓,如君信奇才。
勉力爱景光,莫便隐蒿莱。
征车已载途,路指黄金台。
京洛多风尘,恐与素心违。
摇摇如悬旌,愁怀当语谁?
闽滩三百六,一滩一变态。
或曲如蛇盘,或激如鼎沸。
奋张如马鬣,起伏似龙背。
两岸山回旋,中流石破碎。
想当疏凿初,会逢禹力惫。
篙师工避就,仓卒施狡狯。
不闻人语喧,指挥惟用臂。
一泻落云端,飞鸟难争快。
开眸辨天地,已出风涛外。
惊魂尚摇摇,前滩复相对。
有时稍不戒,逝触怒石败。
嗟哉游子颜,那得不憔悴。
小部钧天夜奏,听来如醉春酲。
赢得司空曾见惯,偏爱杜牧多情。
记取当筵红豆,能消几束吴绫。
锦瑟初停再鼓,琼丹细酌还倾。
剩有鲛人珠一颗,彩鸾驾出云軿。
惆怅马融帐底,风流那减安陵。
董相江都,黑头王掾,同射策金华殿。
宫柳飘飏,禁烟摇曳,寒食新词传遍。
更人称,携湘管,侍史薰香畔。挥歌扇。
思昨岁、旗亭赌酒,槐树下、击筑弹丝欢宴。
转眼到鸾坡,看滚滚、金莲归院。
戴笠回车,先焚却、君苗笔砚。
纵雄文能似,流落不堪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