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一口容人。开门谁揖黄巾。虎豹何曾苦辛。
黑松林里,无劳间道通秦。
居庸一口容人。开门谁揖黄巾。虎豹何曾苦辛。
黑松林里,无劳间道通秦。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险峻,以“居庸一口容人”开篇,巧妙地将居庸关的雄伟与人的渺小对比,引出对历史往事的感慨。“开门谁揖黄巾”,黄巾指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此处借喻历史的动荡与变迁,暗示边塞不仅是自然的险阻,也是历史的见证。
“虎豹何曾苦辛”一句,通过比喻,将边塞的野兽比作历经艰辛的人类,强调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与生存的不易。接着,“黑松林里,无劳间道通秦”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观,黑松林象征着原始、神秘与不可侵犯的自然力量,同时也隐含着边塞的险要与难以穿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险恶,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独特魅力的赞美和对过往历史的深思。
淅沥商飙,点点芦花飞雪。玉箫何处,又听砧声彻。
独倚南楼,迢递雁行离别。满目青山,一轮明月。
露冷中庭,络纬墙阴凄切。无那衔杯,衷曲凭谁说。
好景良辰,但总是、肠如结。聊寄冰纨,漫歌新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