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怀颐庵先生》
《奉怀颐庵先生》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古风

远埃起千里,恻怆动中怀。

中怀何所思,乃在黄金台。

台上一美人,独宿无嫌猜。

气息若芝兰,咳唾霏珠瑰。

謇予岂俦匹,而乃志好谐。

昔者蒙绉絺,临岐怅分乖。

今也攘素腕,援琴写清哀。

清哀未能宣,摄衣步前阶。

仰视明月光,众星为裴徊。

俛思履綦迹,髣髴生录苔。

短梦无达涂,寸辞愧长才。

投笔谢衾枕,衷诚讵能摧。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奉怀颐庵先生》描绘了一幅深远而深情的画面。诗的开篇“远埃起千里,恻怆动中怀”以辽阔的尘埃象征着遥远的思念,触动了诗人心中的哀伤。接着,“中怀何所思,乃在黄金台”,黄金台寓指贤才向往之地,诗人的心思集中在对先生的怀念上。

“台上一美人,独宿无嫌猜”运用了比喻,将先生比作台上独守的美人,表达了对先生高尚品格的敬仰。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先生的气质如芝兰,言谈举止如明珠般珍贵。诗人自谦与先生难以相提并论,但内心却渴望与先生志趣相投。

诗中回忆过去分别时的遗憾,“昔者蒙绉絺,临岐怅分乖”,表达了对往昔交往的怀念和如今不能相见的惆怅。诗人抚琴诉说哀思,但情感深沉,难以言表,只能“清哀未能宣”。他抬头望见明亮的月光和环绕的星辰,低头又忆起先生的足迹,仿佛能看到岁月在青苔上留下的印记。

结尾部分,诗人感叹梦境短暂,自己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深沉的情感,只能“投笔谢衾枕”,表示要放下笔墨,以真挚的内心向先生表达敬意,这份忠诚不会被消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四闻歌

十八年间,黄公垆下,崔九堂前。

叹人生何似,飘花陌上,妾身难托,卖镜桥边。

隔幔云深,绕梁声彻,不负杨枝旧日传。

主人好,但留髡一石,空恼彭宣。不因浩叹明年。

也不为青衫怆四筵。

念故人何在,旧游如梦,清风明月,野草荒田。

俯仰无情,高歌有恨,四壁萧条久绝弦。

秋江晚,但一声河满,我自潸然。

(0)

念奴娇·其十三二和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蕝,百年栖托于此。

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剪裁馀几。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

(0)

新元二首·其一

朝三暮四昔尚童,踰七望八今成翁。

见佛未肯右肩袒,对客尝称左耳聋。

叩额有疏拜墀下,断腕无麻纳禁中。

自怜老病菁华竭,不及花枝岁岁红。

(0)

偶赋

身已深藏畏俗知,客来邻曲善为辞。

偶弹冠起成何事,径拂衣归自一奇。

村饮妇常留烛待,山行童亦挟书随。

明时性学尤通显,却悔从初业小诗。

(0)

牢落

牢落吾何恨,先贤未免穷。

宁为田舍子,不作国师公。

萤影穿窗隙,蛩声出壁中。

残书殊有味,读到角吹终。

(0)

三和二首·其一

身叠三绵凛似冬,老农不与壮丁同。

饮泉吏鲜能清白,濒海民多有赤穷。

晴雨幽人曾候鹳,水风闽囝亦占虹。

汉家非有公私积,亨大毋庸说豫丰。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