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间,黄公垆下,崔九堂前。
叹人生何似,飘花陌上,妾身难托,卖镜桥边。
隔幔云深,绕梁声彻,不负杨枝旧日传。
主人好,但留髡一石,空恼彭宣。不因浩叹明年。
也不为青衫怆四筵。
念故人何在,旧游如梦,清风明月,野草荒田。
俯仰无情,高歌有恨,四壁萧条久绝弦。
秋江晚,但一声河满,我自潸然。
十八年间,黄公垆下,崔九堂前。
叹人生何似,飘花陌上,妾身难托,卖镜桥边。
隔幔云深,绕梁声彻,不负杨枝旧日传。
主人好,但留髡一石,空恼彭宣。不因浩叹明年。
也不为青衫怆四筵。
念故人何在,旧游如梦,清风明月,野草荒田。
俯仰无情,高歌有恨,四壁萧条久绝弦。
秋江晚,但一声河满,我自潸然。
这首诗名为《沁园春·其四·闻歌》,出自宋末元初时期,作者是刘辰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生活图景。"十八年间,黄公垆下,崔九堂前",通过这两处具体的地理标志性地点,开启了诗歌的序幕,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
接着的"叹人生何似,飘花陌上"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常的感受。"妾身难托,卖镜桥边"则是诗人通过女性形象,隐喻了自己在世间立足之艰难,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拥有的一种哀愁。
"隔幔云深,绕梁声彻,不负杨枝旧日传"中的"隔幔云深"描写了一种隔绝与孤独的氛围,而"绕梁声彻"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传承。诗人表达了不辜负过往美好的决心。
接下来的"主人好,但留髡一石,空恼彭宣。不因浩叹明年。也不为青衫怆四筵。念故人何在,旧游如梦"中,诗人对待遇到的善意主人表示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不抱希望,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友情的思念。
最后,"清风明月,野草荒田。俯仰无情,高歌有恨,四壁萧条久绝弦。秋江晚,但一声河满,我自潸然"这几句,则是诗人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以及面对生活中的苦涩,诗人选择了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抱希望的淡然。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海中七月飓风起,淫雨经旬下不止。
万丈洪涛势接天,蛟龙狂吼怒秋水。
潮冲尽破浦头船,涨入汪汪浸浦田。
捲禾堆草烂欲尽,飞沙走石山之颠。
顽云合沓城俱黑,苦雾苍茫澹无色。
几处流离几屋空,呼天动地无消息。
间有卖儿完横征,半生半死不成行。
幽客无能援手臂,风前怅立难为情。
吁嗟嗟,难为情,闭门若有波涛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