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不得意,秋风又送君。
路知双目近,情作一年分。
人影留残照,山光隔片云。
归期如可俟,此去莫论文。
忽忽不得意,秋风又送君。
路知双目近,情作一年分。
人影留残照,山光隔片云。
归期如可俟,此去莫论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应辰所作的《下第后送薛完璞》。诗中以送别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首联“忽忽不得意,秋风又送君”,开篇即点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情绪,秋天的凉风似乎也带走了友人,营造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接着,“路知双目近,情作一年分”两句,通过对比友人离去的距离与情感的深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诗人虽知友人离去的距离近在咫尺,但心中的情感却如同一年之久,难以割舍。
“人影留残照,山光隔片云”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人影与山光交织的画面,而友人却被轻薄的云层隔开,象征着距离虽近,但情感却因时空的阻隔而显得遥远。这种景象既美又略带伤感,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氛围。
最后,“归期如可俟,此去莫论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人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平安归来,不再提及过往的不顺,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流畅,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复杂心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南唐刺史边菩萨,象教西来意能达。
铸成铁象乘普贤,兵火城中镇争夺。
普贤偶现人天身,铁象何须廿万斤。
四蹄踞地厚地裂,下有鳌戴愁掀翻。
香象人夸渡河美,欲行不行色欢喜。
神完应可却熊罴,力抟宁愁遇狮子。
当年精铁生深山,岂知铸象灵化顽。
消受香烟已千载,胡不驱去排仙班。
频年劫火烧萧寺,身不能焚齿逾利。
游魂偶洗象牙潭,魑魅无声老蛟避。
霜烟濛濛汀树湿,卷帘烟气浮窗入。
烟中一桁插寒山,玉玦金环远堪拾。
幽人睡起高阁间,皮冠欹侧面缬寒。
挂壁焦桐久未试,临风忽作高山弹。
操缦轻摇凤凰柱,冷雁泠泠半天语。
瓦上朝凝檞叶霜,檐前夜过桐花雨。
一弹再弹弹转促,声落鹅湖动空绿。
湖边草舍相当开,门外凫鹥晴对浴。
此时万树开梅花,岭南春色满人家。
举头四顾山影寂,长空万里寒无哗。
阑干十幅临春沼,月落星稀闻野鸟。
丝桐忘我我忘形,一丸日跃天门晓。
长松偃蹇山厜㕒,倚空矗立如悬梯。
回旋三百六十级,绝顶上与浮云齐。
我来山下日卓午,林风飒飒篮舆欹。
忽如舟行上急濑,长篙巨石相撑支。
蜿蜒一线入空碧,后迷来径前无蹊。
舆夫邪许亦良苦,据石憩暂还嗟咨。
平生觌面等胡越,此际相倚同安危。
敛昏阶尽得峰顶,入寺再拜潜致词。
自知赋命甚穷薄,此行无恙邀神施。
世途杳杳未遍历,苟免颠越无他祈。
登舆却走下绝壑,微茫夜色迷东西。
峰头镫火出天半,繁星掩映交参差。
归途惘惘若梦寐,济胜无具良自嗤。
黄尘乌帽固为苦,布袜青鞋宁独宜。
此生位置任天意,倒身一卧忘饥疲。
《登妙峰》【清·冯志沂】长松偃蹇山厜㕒,倚空矗立如悬梯。回旋三百六十级,绝顶上与浮云齐。我来山下日卓午,林风飒飒篮舆欹。忽如舟行上急濑,长篙巨石相撑支。蜿蜒一线入空碧,后迷来径前无蹊。舆夫邪许亦良苦,据石憩暂还嗟咨。平生觌面等胡越,此际相倚同安危。敛昏阶尽得峰顶,入寺再拜潜致词。自知赋命甚穷薄,此行无恙邀神施。世途杳杳未遍历,苟免颠越无他祈。登舆却走下绝壑,微茫夜色迷东西。峰头镫火出天半,繁星掩映交参差。归途惘惘若梦寐,济胜无具良自嗤。黄尘乌帽固为苦,布袜青鞋宁独宜。此生位置任天意,倒身一卧忘饥疲。
https://shici.929r.com/shici/3PrKqhHU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