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
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
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
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久违不见、心怀怨恨却又无从倾诉的情感。诗中“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两句直接抒发了这种情绪,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苦楚。
"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一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感到自己被误解甚至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冶字暗示了一种转化或变质的过程,而“夷甫”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工具,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同情。这里的“直道”可能指的是直接地问询上天,而“愁容”则形容诗人的愁苦面容,镜子作为反射真实情感的工具,即使是无生命的镜子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虑。
最后,“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写作来倾诉自己的苦楚,但却已到了无法流下眼泪的地步,泪水耗尽,这种情感已经达到极致。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和物象的巧妙借用,传达了诗人复杂而强烈的情绪,是一首表达相思与怨愁交织之情的佳作。
镫影萧疏,身还在、为谁消受。
拚尽了、月下吹笙,花前纵酒。
寂寂仲华今已老,太阿知我还知否。
向中宵、寒铁喷清光,雌龙吼。骨已白,黄泉友。
魂已杳,黄头妇。便长吟梁父,溪山非旧。
飞尽楝花天不管,韶华难得春风又。
听啼鸦、啼彻五更心,栖衰柳。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不愿君如东流之水到海不复回。
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消魂别而已。
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关门断雁河绝鲤。
万金不买书一纸。噫嘻乎嗟哉!
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
留不住箫上声,拭不灭玉上名。
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
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
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
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