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满平畴,人家古渡头。
暮烟深带雨,春水浅胶舟。
野火明山店,寒更起驿楼。
谁知苏季子,三月尚貂裘。
桑柘满平畴,人家古渡头。
暮烟深带雨,春水浅胶舟。
野火明山店,寒更起驿楼。
谁知苏季子,三月尚貂裘。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晚过金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特色的田园景象。首句“桑柘满平畴”展现了春天里桑树和柘树茂盛的田间景色,暗示了农事的繁忙和生机盎然。次句“人家古渡头”则点出一条古老的渡口,透露出历史的痕迹和乡村的恬静。
“暮烟深带雨”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缭绕在细雨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氛围。接下来,“春水浅胶舟”写的是春水上涨,但水位仍浅,足以让船只轻轻粘附其上,形象地表现出水势的温和。
“野火明山店”描绘了山间的客店在野外篝火的照耀下,显得温暖而明亮,为旅人提供暂时的歇息之地。最后一句“寒更起驿楼”则暗示了时间已晚,寒冷的夜晚伴随着更鼓声,显示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最后,诗人以苏季子的典故作结,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贤士在早春时节仍穿着貂裘的想象,暗寓自己或许也如苏季子般,身处异乡,衣着简朴,却保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见闻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泮水生芹藻,干旄在浚城。
桑鸮同变响,苹鹿共和鸣。
秋晚槐先堕,霜多桂向荣。
清尊助劝驾,急管发欢声。
勇锐青衿士,淹通白发生。
芬芳杂兰菊,变化等鹍鲸。
去日衣冠盛,归时里巷惊。
坐中词赋客,愧尔一经明。
走马红尘合,开怀野寺存。
南山抱村转,渭水带沙浑。
亭峻朱栏绕,堂虚白佛尊。
烦襟喜修竹,倦马乐芳荪。
白氎柔随手,清泉满照盆。
尘颜洗濯净,髀肉再三扪。
馈食青蔬软,流匙细粟翻。
老僧勿施敬,对客说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