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酒作琥珀浓,平生颇羡江南翁。
扁舟尚系清涪尾,却对炉香开病容。
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
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
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
得公操笔吊兴废,定知诗与香俱传。
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
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
新桥酒作琥珀浓,平生颇羡江南翁。
扁舟尚系清涪尾,却对炉香开病容。
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
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
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
得公操笔吊兴废,定知诗与香俱传。
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
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名为《新桥酒作琥珀浓》。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流逝、感慨往昔之美好的诗句。
首先,“新桥酒作琥珀浓”一句,通过对“新桥”这个地点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温馨和醉人的氛围。这里的“琥珀浓”,既可以理解为琥珀般浓稠的美酒,也隐喻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渴望。
接下来的“平生颇羡江南翁”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在江南安享晚年的人生羡慕之情。这里,“江南翁”指的是生活在江南地区的老者,江南一向以风光旖旎著称,因此诗人对那里的宁静生活充满向往。
“扁舟尚系清涪尾”这一句,则描绘了一个安逸的景象。扁舟即是平底的小船,尚系于清涪之尾,这里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紧接着,“却对炉香开病容”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不适。这句中“却对”意味着转而,诗人虽处在安逸的环境,但仍旧面对着炉中的香气,却是带着生病之身,这里表达了生活的苦乐参半。
下一段,“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则展示了诗人的热爱与激情。诗人认为不必刻意去找那些已失传的古老曲谱,只要一看到诗筒(即书信或诗笺)就感到无比的快乐,甚至想要随之起舞,这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尊崇。
“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这一部分,则是诗人对于同代文人的赞美。这里提到的“奇芬丽句”指的是出色的文学作品,“两争雄”意味着在文学上彼此较量,而“苏合芝兰”则是对当时几位著名词人的尊称,表明他们的文学成就得到了诗人以及同侪们的认可。
随后的“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代及其人物已经成为历史的一种感慨。这里,“当时俊气”指的是过去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物,而“父老而今”则是时间流转,令这些曾经的英杰变成了现在的老者,进而引发了对逝去岁月的悲叹。
最后两句,“得公操笔吊兴废,定知诗与香俱传。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以及个人对知识的态度。
“得公操笔吊兴废”意味着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保存那些即将消逝的事物。这里,“定知诗与香俱传”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作品能够长久流传的信心。
“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则表现出诗人的个性和对知识的选择。他不愿意跟随众人去研究那些复杂而深奥的学问,而是保持自己的天真烂漫,不随波逐流。
最后,“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则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艰难与坚持。这里,“枯肠空洞”形容思维干涸无物,费力去搜寻灵感;“兀坐忍饥三百月”则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内忍受着饥饿的困境,但依然 坐着坚守着自己的文学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艺术以及时光流逝深刻的感悟。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