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朱门白昼扃,高堂歌吹久无声。
古窗积雨昏残画,朽树经阴长寄生。
门下老人时洒扫,旧时来客叹平生。
艳姬骄马知何处,独有庭花春正荣。
当道朱门白昼扃,高堂歌吹久无声。
古窗积雨昏残画,朽树经阴长寄生。
门下老人时洒扫,旧时来客叹平生。
艳姬骄马知何处,独有庭花春正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华丽住宅的画面,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当道朱门白昼扃”一句,便设定了一个幽闭静谧的氛围,朱门不再喧嚣,白日之下,只有关闭的声音。
“高堂歌吹久无声”进一步描绘出这曾经热闹非凡的场所,如今却寂静无声,这种对比强烈地展现了时间的磨损与变迁。接下来,“古窗积雨昏残画”则是通过具体细节,表现出岁月流逝留下的痕迹,而“朽树经阴长寄生”则透露出自然界在废宅中悄然复苏的景象。
诗人在“门下老人时洒扫”一句中引入了人物形象,这位老人可能是守护着这片废墟的唯一生命,他的洒扫行为无声地诉说着对往昔岁月的留恋。紧接着,“旧时来客叹平生”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仿佛这些过往的宾客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一生的精彩时光。
最后两句“艳姬骄马知何处,独有庭花春正荣”中,“艳姬骄马”指代着过去生活中的华丽与奢侈,但如今它们的踪迹已然不知所终,只剩下庭院里的花朵在春天里依旧绽放光彩。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物质文明的短暂,更凸显出自然界生命力与美丽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废宅中景象的刻画,传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哲思,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哀愁。
正何须、阳关肠断,吴姬苦劝人酒。
中年怀抱萦萦处,看取伴烟和柳。柳摇首。
笑飞到家山,已是酴醾后。留连话旧。
问溪上儿童,颇曾见我,有此故人否。
相逢地,还忆今宵三韭。青山知了迎候。
东风自送归帆去,吹得乱红沾袖。暮云皱。
听杜宇高高,啼向无何有。江花垂手。
任春色重来,江花更好,难可少年又。
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
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
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
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