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春江、许多油碧愁痕。
重问人面桃花,依旧是朱门。
能几渡江桃叶,已有人迎接,剩得桃根。
更替人指点,珠宫旧榜,题字犹存。
江皋解佩,惊鸿照影,沈醉天昏。
拥髻银灯,何苦共、落红惆怅,同调伤春。
窥江胡马,望眼烽烟,早销魂。
待不去,向花丛、取次低头,只合除却巫云。
怪春江、许多油碧愁痕。
重问人面桃花,依旧是朱门。
能几渡江桃叶,已有人迎接,剩得桃根。
更替人指点,珠宫旧榜,题字犹存。
江皋解佩,惊鸿照影,沈醉天昏。
拥髻银灯,何苦共、落红惆怅,同调伤春。
窥江胡马,望眼烽烟,早销魂。
待不去,向花丛、取次低头,只合除却巫云。
这首词以“湘春夜月”为题,表达了作者在上海这个繁华之地,面对旧时景象而生发的怀旧之情。词中通过描绘春江油碧、桃花依旧、朱门映照的景象,暗示了世事变迁和人事浮沉。"能几渡江桃叶"暗指历史的流转,"珠宫旧榜,题字犹存"则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记忆。
接下来,词人借江皋解佩、惊鸿照影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醉酒避世的情绪。然而,即使在醉中,作者仍感受到落红与惆怅,以及对国家战乱的忧虑,"窥江胡马,望眼烽烟"正是这种忧虑的写照,令人心生哀愁。
最后,词人决定不再沉浸于过去的回忆,而是选择在花丛中低头,试图忘却现实的痛苦,只愿除去心头的巫云般的愁绪。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凄美的怀旧词,展现了作者对世事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馀生有几,最难得、挨到收梢时节。
妨命祗缘才太艳,倒受千般磨劫。
锦字缄情,绿华写恨,泪点成红雪。
至今溪畔,但闻流水呜咽。
遥见狂虏氛中,桃花一骑,绝代倾城色。
直算望夫山下殒,栀子同心先结。
兵气飞扬,愁云惨淡,魂冷天边月。
我来题曲,冻痕冰指如铁。
空阶一夕,滴芭蕉、秋心难展。
檐铁丁丁,摇曳处、蓦地愁添宛转。
秋木凄凄,秋花寂寂,秋意都零乱。
捲帘人瘦,年华容易暗换。
已入急管繁弦,不堪重证,裂破冰丝软。
万斛真珠抛作泪,待把潇湘填满。
压屋云沉,偎篱菊淡,冷落闲庭院。
为谁听遍,空馀霜鬓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