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阶一夕,滴芭蕉、秋心难展。
檐铁丁丁,摇曳处、蓦地愁添宛转。
秋木凄凄,秋花寂寂,秋意都零乱。
捲帘人瘦,年华容易暗换。
已入急管繁弦,不堪重证,裂破冰丝软。
万斛真珠抛作泪,待把潇湘填满。
压屋云沉,偎篱菊淡,冷落闲庭院。
为谁听遍,空馀霜鬓搔短。
空阶一夕,滴芭蕉、秋心难展。
檐铁丁丁,摇曳处、蓦地愁添宛转。
秋木凄凄,秋花寂寂,秋意都零乱。
捲帘人瘦,年华容易暗换。
已入急管繁弦,不堪重证,裂破冰丝软。
万斛真珠抛作泪,待把潇湘填满。
压屋云沉,偎篱菊淡,冷落闲庭院。
为谁听遍,空馀霜鬓搔短。
这首《百字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开篇“空阶一夕,滴芭蕉、秋心难展”,以雨打芭蕉的声音象征着主人公难以言表的愁绪,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接着,“檐铁丁丁,摇曳处、蓦地愁添宛转”进一步渲染了愁绪的蔓延,铁檐在风中摇曳,仿佛是主人公内心的波动,愁绪在不经意间悄然增加。
“秋木凄凄,秋花寂寂,秋意都零乱”三句,通过描写秋天的树木凋零、花朵凋谢,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哀伤与无奈。“捲帘人瘦,年华容易暗换”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中,暗示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
下半阙“已入急管繁弦,不堪重证,裂破冰丝软”运用比喻手法,将纷乱的音乐比作破碎的心,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痛苦。“万斛真珠抛作泪,待把潇湘填满”更是将泪水比作珍珠,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如雨般倾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与绝望。“压屋云沉,偎篱菊淡,冷落闲庭院”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凄清与主人公心境的孤独。
最后,“为谁听遍,空馀霜鬓搔短”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无人倾听自己心声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整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哀愁,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与情感的独特感悟。
君不见陶令门前栽五柳,聊为折腰辞五斗。
归来三径足欢娱,琴书得趣人谁有。
又不见和靖卜筑临西湖,湖山胜景天下无。
至今疏影横斜句,人与梅花共清癯。
古来逸士皆如此,一节纯全能终始。
三叹古风挽莫回,幸有玉岩人足比。
二十馀年养浩深,厌居朝市入山林。
此身出处无非道,忧世谁知一寸心。
愧予朱墨尘埃里,恨不岩前濯清泚。
想象入室芝兰馨,有□清庙遗音美。
闻说当年赠监书,蒲公之见特其粗。
要知命义吾儒事,愿学同游周邵苏。
长安日下浮云生,故人久作西南行。
沤边两载音讯绝,鬓丝应与秋风争。
苍苔冉冉荒茅屋,愁来忍把离骚读。
惊鸿刚自堕边声,碧嶂那堪遮远目。
青云高处期翱翔,去人岁月今堂堂。
吴钩拂拭霜雪冷,龙光飞跃秋天长。
思君一夜离心折,东楼又送无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