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金棺闭了,全凋孝绰三人。
是曾祭徐君,摧藏掩抑,独倍伤神。
禁他五年肠断,已卷葹、不死是前身。
到底山丘华屋,生前遗迹陈因。人琴恸况牙琴。
同调话频仍。数茗碗炉香,书签药裹,月夕花晨。
如今济尼重问,怆谢家、林下渺音尘。
看取童牙孤露,他年头角嶙峋。
又金棺闭了,全凋孝绰三人。
是曾祭徐君,摧藏掩抑,独倍伤神。
禁他五年肠断,已卷葹、不死是前身。
到底山丘华屋,生前遗迹陈因。人琴恸况牙琴。
同调话频仍。数茗碗炉香,书签药裹,月夕花晨。
如今济尼重问,怆谢家、林下渺音尘。
看取童牙孤露,他年头角嶙峋。
这首《木兰花慢》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衍所作,表达了对故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词中以“金棺闭了”开篇,描绘了丧事结束后的寂寥,接着提到孝绰等人的悲痛,暗示了对徐君的深切悼念。词人感叹徐君去世后,五年的时光似乎无法抚平内心的创伤,甚至觉得连花草都仿佛失去了生机,象征着徐君的亡魂仿佛未死,仍然活在他们的记忆中。
“到底山丘华屋,生前遗迹陈因”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逝者生前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接下来,词人通过“人琴恸况牙琴”表达对逝者音乐才华的惋惜,曾经的共鸣与交谈如今只能在回忆中重现。“数茗碗炉香,书签药裹”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细节,这些琐碎事物都成为怀念的对象。
“如今济尼重问,怆谢家、林下渺音尘”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亲友离世后,昔日的欢声笑语如今只剩下无尽的悲伤和失落。最后,“看取童牙孤露,他年头角嶙峋”以未来想象收束,寓意着逝者的后代将继承其遗志,但那份孤独和坚韧也让人感伤。
整体来看,陈衍在这首词中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词人在哀悼中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