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口占·其二》
《初夏口占·其二》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乡闾十室九空囷,百里宁辞负米频。

菽水未能供一饱,车锥深羡去年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乡村生活的贫困景象,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首句“乡闾十室九空囷”描绘了一幅荒凉的乡村图景,十户人家中就有九户空无一人,粮仓也已空空如也,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农村的萧条与贫困。接着,“百里宁辞负米频”则表明即使距离遥远,也要频繁背负粮食往返,以维持生计,体现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的巨大艰辛。

“菽水未能供一饱”进一步揭示了生活之艰难,即使是豆粥这样的简单食物也无法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车锥深羡去年贫”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他羡慕去年的贫穷,因为那意味着至少还有过活的机会,而现在连这点希望都失去了,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极度不满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读李憕碑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0)

送张天觉使河东席上分题得将字

张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

手持明光节,六月登太行。

三晋雄中夏,朔方临大荒。

传声贤使者,父老相扶将。

控弦百万户,十年废耕桑。

但使把锄犁,自然息桁杨。

主人延阁老,别酒泛兰觞。

寄声梁谏议,欲试紫参方。

(0)

秋感二首·其二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鸣蜩默谁怜,瘖死不偿罪。

蛩啼独不已,有愬未逢解。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

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0)

和陈器之诗四首·其二过韩城

周京无人吊禾黍,七雄按剑分周土。

秦人匹马出函关,六王割地愁为虏。

宜阳古堞故韩都,地接强秦争战苦。

谋穷运去竟亡国,从长苏秦亦何补。

诸侯已尽秦巍巍,嬴氏已亡秦不知。

始皇自是吕家子,宗庙荐享真何为。

山河百战移陵谷,宫殿成尘埋宝玉。

秋风坏冢长荆榛,落日空城散樵牧。

今古悠悠共一丘,争强蜗角欲何求。

谁似令威仙骨健,千年重向故乡游。

(0)

岁暮叹三首·其二

寥寥野空禾黍荒,北风日夜鸣空桑。

南山碧天青不极,渺渺洛水东流长。

山空水寒行客少,鸿雁飞急天初霜。

萧萧穷谷岁已晚,嗟我再补冬衣裳。

(0)

长安仲春二首·其二

长安花繁仲春月,北风倒山雨成雪。

穷巷下里裤襦尽,老翁稚儿骨欲折。

吾人谙事不复惊,以手扣额愿天晴。

夕阳才升已复晦,积云如山那肯退。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