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叹三首·其二》
《岁暮叹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寥寥野空禾黍荒,北风日夜鸣空桑。

南山碧天青不极,渺渺洛水东流长。

山空水寒行客少,鸿雁飞急天初霜。

萧萧穷谷岁已晚,嗟我再补冬衣裳。

(0)
翻译
田野空旷稻谷稀,北风吹过桑树林。
南山上空碧蓝无边,洛水向东静静流淌。
山静水冷行人稀疏,大雁南飞霜降已至。
山谷萧瑟秋意深,感叹又要缝制冬衣。
注释
寥寥:稀疏、空旷。
野空:野外空旷。
禾黍:稻谷。
荒:荒芜。
北风:寒冷的北风。
鸣空桑:吹过空荡的桑树林。
南山:南方的山。
碧天:碧蓝的天空。
青不极:青色无边。
渺渺:广阔无垠。
洛水:古代河流名,这里指代流水。
东流长:向东流去,绵延不断。
山空水寒:山中空旷,水冷。
行客:旅人。
鸿雁:大雁。
天初霜:初降霜冻。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穷谷:偏僻的山谷。
岁已晚:秋季已深。
嗟我:我感叹。
再补:重新缝制。
冬衣裳:冬季的衣服。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光易逝、自然景象以及个人生活感慨的诗句。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萧瑟的秋冬景色和自己的孤独感受,抒发了自己对于岁月流转的无奈与惆怅。

"寥寥野空禾黍荒,北风日夜鸣空桑。"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田野图景,其中“寥寥”形容稀疏,“北风”则给人以凛冽之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氛围。

"南山碧天青不极,渺渺洛水东流长。" 这两句转而描写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但“不极”和“渺渺”字眼暗示着诗人内心对遥远与广阔的向往。

"山空水寒行客少,鸿雁飞急天初霜。" 这两句则再次回到萧瑟孤寂的情境中,“行客少”和“天初霜”更增添了一份旅途中的凄凉。

最后,"萧萧穷谷岁已晚,嗟我再补冬衣裳。"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自己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所做的准备。"岁已晚"四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了一种淡淡的悲凉与自我安慰的情愫。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前太守仲求石问留题因和三首·其三

此日老法从,当年穷秀才。

从今归去好,非不遇时来。

(0)

和陈子良海棠四首·其一

春来人物尽熙熙,红紫无情亦满枝。

正引衰翁诗思动,举头那更得君诗。

(0)

四月二十一日同妻孥泛舟登吕氏济川亭二首·其一

不到兹山二十秋,重来山水更清幽。

无因得向岩前住,日日持竿上钓舟。

(0)

晚归

夕阳西欲没,宛转山气昏。

独逝颇无累,时欣暗经林。

栖鸟未稳集,归马无奔声。

恍忽自得意,兴来谁与言。

(0)

神堂道中听后骑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涧流溅溅可喜

从来十八拍,笛里更清新。

著处是浅笑,可人惟晚春。

末扳红簌簌,且揭碧鳞鳞。

小雨为我止,鹁鸪长自驯。

(0)

怀关圣功

破除午梦晴鸟呼,起唤奴人转辘轳。

半世奇奇兼怪怪,一春白白与朱朱。

生憎张仪舌尚在,大笑香岩锥也无。

矻矻休论抱关事,快来相对说江湖。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