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枝多眷恋,薄质岂无心。
奈可稊全脱,而当春复深。
沾泥成梦幻,认雪是陶阴。
识得原无住,何殊坚固林。
故枝多眷恋,薄质岂无心。
奈可稊全脱,而当春复深。
沾泥成梦幻,认雪是陶阴。
识得原无住,何殊坚固林。
这首诗以柳絮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柳絮在春日中的飘零状态,以及其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首句“故枝多眷恋,薄质岂无心”以柳絮对故枝的眷恋开始,暗示了柳絮虽轻薄,却也有着深深的情感寄托。接着,“奈可稊全脱,而当春复深”则描绘了柳絮在春深之时依然难以摆脱命运的束缚,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无奈与脆弱。
“沾泥成梦幻,认雪是陶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柳絮的命运比作梦幻,即使在纷飞中也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宿,甚至在错觉中将寒冷的雪花误认为温暖的阳光。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柳絮在自然规律面前的无力感。
最后,“识得原无住,何殊坚固林”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柳絮的视角,揭示了生命本质的无常与空幻,与坚固的树林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以及对永恒与不变的追求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絮飘零命运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之情。
天外一钩月,晚风吹到门。
开窗上镫幌,凉意幽无痕。
展诵四五卷,炉火余温黁。
举头不见月,知归何处村。
惟闻溪水西,时时犬声喧。
缓步肆闲散,披衣坐离根。
不觉花上露,盈盈浩已繁。
此趣谁共领,欲说都忘言。
望远峨峨冠切汉,衣襟霞举天之半。
经宿崎岖目已迷,云烟各自开生面。
一峰匿近若旧识,乃是三日前所见。
以身盘磨蚁穿珠,左萦右拂香炉篆。
高履星行下窥井,转眼之间凡几变。
区田随势列等差,如规曲尺如划线。
什什伍伍不成村,残梨在树落微霰。
风无定所历乱来,画眉声碎弹翎怨。
扶掖登皇极,冲龄善病身。
狐雄殊跋扈,鸡牝欲司晨。
盗宝词旁及,投缳事岂真。
震惊凡几日,哀痛甫经旬。
私憾徐良彦,昌言贾继春。
上方随请剑,当道竟埋轮。
实草应山疏,宁逢丞相嗔。
见危防二法,兴利验三因。
督学人伦鉴,调元物议均。
废庄封不启,假印获初巡。
缇骑犹加礼,诬赃不贷贫。
诸生金荟萃,群从系逡巡。
羹饷黄泉泪,鸰原夜雨神。
飘零小弱弟,南渡作逋臣。
名都天下饶,闾里藏豪雄。
跹跹轻侠子,结友相追从。
依凭董君宠,著籍期门中。
联骑出近郊,翩翩若游龙。
击毬平乐观,逐兽长杨宫。
纵横驰道上,意气轻王公。司?不敢呵,敛手避其锋。
暮投北里馆,张组陈歌钟。
嘉肴列千名,酒醴旨且丰。
坐拥燕赵姬,巧笑姿芳秾。
转喉变新声,折肢舞回风。
为欢竟永夜,挥霍千金空。
天明掉臂去,复会平陵东。
日月信徂迈,淫乐何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