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春光最可怜,如斯明媚会年年。
禽音仍唱迦陵偈,花色全标幻海禅。
嫩绿池塘新雨后,软红栏榭晚风前。
芳园迟赏非辜负,无那牵情倍惘然。
谁道春光最可怜,如斯明媚会年年。
禽音仍唱迦陵偈,花色全标幻海禅。
嫩绿池塘新雨后,软红栏榭晚风前。
芳园迟赏非辜负,无那牵情倍惘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御园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首句“谁道春光最可怜”,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认为春天的风光并非最可怜,而是年复一年地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如斯明媚会年年”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丽是永恒不变的。
“禽音仍唱迦陵偈,花色全标幻海禅”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来比喻春天的景象。鸟儿的鸣叫声仿佛在吟诵着迦陵的佛经,花朵的颜色则如同在展示着幻海中的禅意,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之美。
“嫩绿池塘新雨后,软红栏榭晚风前”描绘了雨后池塘的嫩绿与傍晚栏榭前的柔和红色,通过对比色彩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动态美和时间的流转。
最后,“芳园迟赏非辜负,无那牵情倍惘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之情,即使迟来欣赏也非虚度,但内心的感慨却更加深沉,体现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