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失意别,湖上哭君时。
石洞成虚约,西州无乃悲。
空传司马法,不草茂陵诗。
满目阶前树,徒伤伯道儿。
秋来失意别,湖上哭君时。
石洞成虚约,西州无乃悲。
空传司马法,不草茂陵诗。
满目阶前树,徒伤伯道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的《入循州哭叶六敬亭》。诗中以秋日离别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之情。首句“秋来失意别”点明了时节与情感基调,秋天本就容易引发离愁别绪,而“失意”二字则暗示了分别的原因并非愉快。接着“湖上哭君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湖面的宁静与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对比。
“石洞成虚约,西州无乃悲”两句,通过“石洞”的约定未能实现和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这里的“西州”可能是指友人所在之地,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
“空传司马法,不草茂陵诗”两句运用典故,司马法指的是古代兵法,这里可能借指友人曾有的军事或文学才华;而不草茂陵诗,则是说友人未能完成对先人的颂扬之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未尽施展的遗憾。
最后,“满目阶前树,徒伤伯道儿”以景结情,阶前的树木满眼皆是,却徒增悲伤。伯道儿是晋代名士阮籍的别称,此处借指友人,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景时的深深哀思,以及对友人早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对逝者的怀念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泽,如从平陆到蓬壶。
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
人间灰管供红杏,天上烟花应白榆。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