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见旄头,芒角渐西向。
八月边草黄,胡人马初壮。
无奈我兵雄,方为汉偏将。
尝闻登坛人,亦未免得丧。
得为凯歌还,铙鼓喧亭障。
千蹄使椎牛,百瓮令设醠。
丧乃军之羞,节制由处上。
进退从其呼,何能求必当。
二事非己专,愿思古挟纩。
月黑见旄头,芒角渐西向。
八月边草黄,胡人马初壮。
无奈我兵雄,方为汉偏将。
尝闻登坛人,亦未免得丧。
得为凯歌还,铙鼓喧亭障。
千蹄使椎牛,百瓮令设醠。
丧乃军之羞,节制由处上。
进退从其呼,何能求必当。
二事非己专,愿思古挟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渭州刘太保》,以边塞景象和战争情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与告诫。首句“月黑见旄头,芒角渐西向”描绘了月色昏暗中敌军旗帜显现的情景,暗示战事即将来临。接着,“八月边草黄,胡人马初壮”写出了秋季边疆草木凋零,胡人军队正值士气高昂之时。
诗人接着表达对刘太保的赞扬:“无奈我兵雄,方为汉偏将”,肯定了他的英勇和作为汉军将领的责任。然而,他也提醒:“尝闻登坛人,亦未免得丧”,意在说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胜利与失败都是常事。诗人希望刘太保凯旋时,能有欢庆的锣鼓声:“得为凯歌还,铙鼓喧亭障”。
最后,诗人强调军事行动中的节制和指挥的重要性:“丧乃军之羞,节制由处上”,指出丧失理智或过度激进是军事上的耻辱,而指挥者的决策至关重要。“进退从其呼,何能求必当”进一步说明将领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指挥,不能一味追求必胜。
诗的结尾,诗人以“二事非己专,愿思古挟纩”寄语,提醒刘太保在战场上不仅要勇猛,还要深思熟虑,借鉴历史经验,保持冷静。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激励也有警示,展现了梅尧臣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