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
深院客来人未起,黄鹂枝上啄樱桃。
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
深院客来人未起,黄鹂枝上啄樱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开篇“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两句勾勒出时光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春天即将过去,小花瓣在门外纷纷扬扬;而庭院中则是春日午后,阳光正好,轻柔的棉絮随风飘舞,营造出一片温馨宁静。
紧接着“深院客来人未起”一句,则引入了人物的情境。这里的“深院”暗示了一种幽深隐秘的居所,而“客来人未起”则表现出主人或居民生活节奏的悠然自得,仿佛在这个春日午后,时间都为之静止。
最后,“黄鹂枝上啄樱桃”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活力。黄鹂跳跃于树梢,啄食着嫩绿的叶尖或未熟的果实,这个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里生命的勃发。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院落内外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
象牙饰床安用之,白云为父仁山师。
师一再传守其说,按礼制冠白缨绖。
进讲洪范休咎徵,旋移官物取杭妾。
忌者因之击以舌,谓于师臣体有阙。
早知瘗死骨不收,不如不赦留韶州。
十年稽古侍君侧,少缓须臾俟祭极。
天与人归归不得,知言哉,刘丞直。
一成坯,再成英,一再曲折山以名。
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溪行谷行水声复。
蓝舆背山始入山,水声已往何时还。
未登醉翁亭,先翻醉翁操,山禽飞还水禽噪。
言寻醉翁石,更诵醉翁文。
醉翁宾客不可见,山石欲雨溪生云。
咄哉文字亦有灵,能使此山此水无余情。
我观翁时值梅喜且惊,犹复夭矫屈曲如龙形。
醉翁琴,琴喑喑,乃知醉翁待我成古今。
我歌一篇翁赏心,滁山高绝滁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