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醉翁亭》
《游醉翁亭》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一成坯,再成英,一再曲折山以名。

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溪行谷行水声复。

蓝舆背山始入山,水声已往何时还。

未登醉翁亭,先翻醉翁操,山禽飞还水禽噪。

言寻醉翁石,更诵醉翁文。

醉翁宾客不可见,山石欲雨溪生云。

咄哉文字亦有灵,能使此山此水无余情。

我观翁时值梅喜且惊,犹复夭矫屈曲如龙形。

醉翁琴,琴喑喑,乃知醉翁待我成古今。

我歌一篇翁赏心,滁山高绝滁水深。

(0)
鉴赏

这首诗《游醉翁亭》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描绘了游览醉翁亭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

开篇“一成坯,再成英,一再曲折山以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峦起伏、蜿蜒曲折的景象,赋予了山峰以生命和性格。“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溪行谷行水声复”则通过水流的流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蓝舆背山始入山,水声已往何时还”,描绘了行进中的情境,山与水的交融,让人感受到旅途的悠长与神秘。

“未登醉翁亭,先翻醉翁操,山禽飞还水禽噪”,通过音乐与自然声音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诗人进一步提到寻找醉翁石、诵读醉翁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思。在“醉翁宾客不可见,山石欲雨溪生云”的描述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咄哉文字亦有灵,能使此山此水无余情”,诗人感慨文字的力量,能够触动人心,使山与水都充满了情感。最后,“我观翁时值梅喜且惊,犹复夭矫屈曲如龙形”,通过描绘醉翁亭周围的梅花,以及醉翁亭的形态,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醉翁琴,琴喑喑,乃知醉翁待我成古今”,诗人通过与醉翁亭的对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我歌一篇翁赏心,滁山高绝滁水深”,以一首歌结束,表达了对醉翁亭及其背后故事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晚出府舍与独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寻朱雀街归里第

分曹幸同简,联骑方惬素。

还从广陌归,不觉青山暮。

翻翻鸟未没,杳杳钟犹度。

寻草远无人,望山多枉路。

聊参世士迹,尝得静者顾。

出入虽见牵,忘身缘所晤。

(0)

送宣州周录事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0)

送灵澈远云门

我欢常在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人,祇似眼中月。

(0)

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

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

(0)

对春雪

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0)

效何水部二首·其二

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

反覆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