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

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

(0)
翻译
去年的山涧水今年仍在流淌,去年的杏花如今又再次绽放。
山中隐士回来询问我是谁,我还是去年那个踏青的过客。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涧水:山间溪流。
今:现在。
亦:也。
杏花:杏树的花朵。
今又拆:今年又开放了。
山人:隐居在山中的人。
归来:回来。
问是谁:询问我是哪位。
还是:仍然是。
去年:上一年。
行春客:春天出游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自然更迭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探寻。"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两句,通过重复“去年”二字,将时间的轮回和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涧水依旧潺潺流淌,杏花再次盛开,但这些都是无情的自然景观,它们并不记得去年的场景,也不理会人类的情感。

"山人归来问是谁"一句,则引入了诗人的主体意识。山人可能是一位隐士或道士,归来的他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和陌生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许暗示着诗人自己对于过往记忆的追寻和确认,是在询问那些曾经的时光是否依旧。

"还是去年行春客"这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这里的“还是”字带有一种无奈和感慨,似乎在肯定那位山人的身份,也是在提醒自己,那些美好的瞬间已经成为了过去,无法再现。在这个季节,再次踏上春游之路的人,依然是那个行走于去年的春天的客人。这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重叠,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持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个人记忆与历史连结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一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0)

自嘲白须三首·其一

强惜数茎须,惟愁白却渠。

朝来都白尽,愁惜两何如。

(0)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一

行春莫放一日一,修禊仍逢三月三。

忍遣晴光作阴雨,更将急溅涴春衫。

(0)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九

报答春光酒一卮,贫中无酒著春欺。

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0)

挽张监丞

我兄同昔席,我亦接青班。

不尽明时用,空令老泪潸。

笋联才胄监,竹使只乡关。

时岂无知己,吁嗟世路难。

(0)

伏蒙赐和复用韵二章拜呈可谓出丑衒媸惟自叙鄙怀并以见区区敬慕之意姑惟教之是所愿也·其一

道在行藏自古艰,为贫偶出未能还。

一从举手遮西日,已恐移文在北山。

身入微官缰锁里,心惭大隐市朝间。

浮云富贵非吾事,便有功名亦等闲。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