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莺花满禁城,惜春那忍送人行。
柳边怕听呢喃燕,似向东风诉别情。
春暖莺花满禁城,惜春那忍送人行。
柳边怕听呢喃燕,似向东风诉别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义所作的《送张先生致仕归闽》组诗中的第四首。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退休归乡的深情与不舍。
首句“春暖莺花满禁城”,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春天的温暖使得黄莺和鲜花在京城中竞相绽放,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这里的“禁城”特指京城,常用来象征权力中心或国家的核心区域。
接着,“惜春那忍送人行”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春天的美好即将逝去,诗人不忍心看到友人离开,这种情感既是对春天的留恋,也是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惜春之情与送别之痛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
“柳边怕听呢喃燕,似向东风诉别情”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站在柳树下,听到燕子的呢喃声,仿佛它们在向东风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燕子的声音赋予了情感,使之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柳树作为送别的传统意象,在此被赋予了更深的寓意,不仅代表了离别的场景,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体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十里风光烟水白,嵯峨帝城紫雾隔。
笛声吹断蒲叶风,鹭飞界破青山色。
湖波鳞鳞织成縠,翠盖红幢机上簇。
长安富儿美少年,马行紫陌香尘扑。
画舫谁家窈窕娘,半额鹅黄时样妆。
玉手折花娇无力,花枝斜挂银丝长。
隔花踌蹰意相属,稍稍谈笑闻馀香。
夕阳西下汉水远,无计问觅双琼珰。
巫山高哉但入梦,安得插翅飞其傍。
君不见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尚在舟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