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欢常在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人,祇似眼中月。
我欢常在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人,祇似眼中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灵澈远云门》,是一首送别之作。从鉴赏角度来看,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深情。
"我欢常在梦,无心解伤别。"
这两句通过“梦”来表达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无所适从,而选择逃避现实,用幻想来维持内心的宁静。同时,“无心解伤别”则透露了诗人的感情是如何深厚而又无奈,面对朋友的离去,他甚至不愿去深思这份别离。
"千里万里人,祇似眼中月。"
这里通过“千里万里”的空间距离与“眼中月”这一虚幻画面,将远方的人比作眼睛中的明月,既表达了相隔遥远,又形象地描绘出了心目中那份难以忘怀的身影。这不仅是对送别之情感的抒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的眷恋与思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巧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在面对离别时所表现出的复杂心理。
稽首释迦文,善逝天人师。
缘终示寂灭,无量舍利子。
悉建窣堵波,天人共瞻礼。
像法住世间,化导诸有情。
亦示大神变,摄伏不信者。
璀璨真金色,清净妙宝珠。
即彼土木中,现此希奇事。
有来瞻礼者,随取即与之。
既与出愈多,不可为量数。
当观舍利子,及此金色珠。
坚固与虚脆,无异无差别。
佛子具智慧,悉发敬信心。
勇猛勿复疑,归依无上道。
绣衣将命七闽中,揽辔褰帏迈古风。
怀抱坦然推厚德,平反多处剩阴功。
却持汉节朝天陛,未许瓯民借寇公。
簪笔行趋青琐闼,携家去指水晶宫。
风吹烟浪莼鲈熟,日照霜林橘柚红。
若到东吴见知旧,为言多病一衰翁。
盖世文章妙语言,谁令骨相似虞翻。
玉堂大手空遗迹,海岛幽栖有断垣。
仙去公宁怀此土,生还我亦荷宽恩。
龙虬满纸疑飞动,尚想挥毫气象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