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张四明作》
《为张四明作》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一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

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

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屦迹。

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izhāngmíngzuò
sòng / céng

shēngsuǒwénzhāngzhòngwèiménpénghāoshēnchǐ

ěrláizhúshēngdīngdīngshǒuzhēncóngdàisān

jìngzhōngcāngtáidìngshìyōurénmáng

jiāngchēbiānliǎnglúnchìduóqiān竿gānch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张仲蔚隐居生活的赞赏与想象。首句“一生所闻张仲蔚”,表达了诗人对张仲蔚高尚品格的敬仰,他的一生似乎都充满了学问和清高。接着,“闭门蓬蒿深几尺”形象地写出张仲蔚居处的简朴与自然,仿佛被野草深深掩映,暗示了他的淡泊名利。

“迩来伐竹声丁丁”描绘出友人亲手砍伐竹子的场景,这可能是为了生活所需,也可能是为了修整庭院,但无论如何,都透露出他的自给自足和勤劳。诗人期待“手披榛丛待三益”,意指张仲蔚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寻求知识和交流。

“径中踏破苍苔色”进一步描绘了小径上的青苔,显示出友人生活的宁静与人迹罕至。而“定是幽人芒屦迹”则直接肯定了这是隐士张仲蔚的足迹,强调了他的隐逸生活。

最后两句“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以反讽的手法,劝诫外界不要打扰张仲蔚的清静,不要让世俗的红尘喧嚣夺走他那竹林环绕、池水清澈的隐居环境。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张仲蔚的高洁品行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送梅知府之廉州

廉州作宰六载馀,悬知抚字常勤劬。

土风自古少耕稼,民业至今多采珠。

归路惟迎竹为马,公庭示辱施鞭蒲。

他年太史论循吏,惠政应推君最殊。

(0)

病后戏柬章广文

巉然瘦骨鬓鬖鬖,扶杖前廊力未堪。

欲问故人章博士,为谁骑马出城南。

(0)

题望云图

忆弟杜陵恨,思友陶翁情。

矧兹登太行,能不怀所生。

天伦孰为重,孝感莫非诚。

无形恒有视,岂直云英英。

依云眷亲舍,益使忧抱萦。

斯人已千载,简册垂令名。

披君望云图,今古一章程。

谁独非人子,令我心茕茕。

(0)

永昌山行

阴崖积雪涧流冰,自入哀牢感慨增。

老我只今诸事废,此山从古几时登。

武侯祠屋应难泯,樊绰志书犹足征。

纵到五天依象教,不如三泖下渔罾。

(0)

山行

山行到绝顶,野望豁平川。

白见金沙雪,青知铁冶烟。

怕愁秖自遣,耽句复谁联。

不觉东回首,怀人一惘然。

(0)

许州东屯杂诗六首·其六

径捷车行少,溪深马渡迟。

地临长社邑,民指太丘祠。

所历多怀古,予生岂好诗。

据鞍吟复啸,风雨忽凄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