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懒看,古今文字纸千张。酒中悟得天常。
闲杀阶前好月,不肯照西厢。
任昏昏一醉,石枕藤床。名途利场。物与我,两相望。
目断霜天鸿雁,沙漠牛羊。
一庭秋草,教粉蝶黄峰自任忙。花老也、尚有余香。
年来懒看,古今文字纸千张。酒中悟得天常。
闲杀阶前好月,不肯照西厢。
任昏昏一醉,石枕藤床。名途利场。物与我,两相望。
目断霜天鸿雁,沙漠牛羊。
一庭秋草,教粉蝶黄峰自任忙。花老也、尚有余香。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望月婆罗门引》描绘了诗人近年来心境的变化。他感叹于岁月流逝,对过往书籍的阅读兴趣减退,转而从酒中寻求生活的真谛。他认为闲暇时分,阶前明月本应普照,却偏不照向他所在的西厢,这寓言了他对尘世纷扰的疏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人选择沉醉于石枕藤床的简朴生活,不再追求名利。他以超脱的态度看待人与物的关系,眼中只有霜天的鸿雁和沙漠的牛羊,以及那一庭秋草中的忙碌蝴蝶。尽管花已凋零,但仍残留着余香,象征着即使在衰败中也有美好留存。
整体上,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自然的亲近,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连朝鲤鱼风,吹入鲤鱼套。
游鳞徒拨刺,蛙蠙亦腾踔。
靡靡白苇中,一往失所造。
豺狼喧当途,乾坤入群盗。
嗟此涸辙人,忧心寄结旄。
远附横江楫,西观庐阜瀑。
江路绝烟火,旅服忘寒燠。
谁叹食无鱼,恒愁蛙产灶。
垂纶问双鲤,定有尺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