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福昌县作》
《至福昌县作》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

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chāngxiànzuò
sòng / shàoyōng

qīngjǐngrénàiàizhīdāngyuǎnxún

línhányuèjìnshǐjiànluòchuānshēn

xiànzàiyúnshānmínshuǐzhúxīn

lèixiánjuéshǎozhīyīn

翻译
清幽的景色有多少人喜爱,喜爱它的人应当去远方寻找。
等到接近韩岳,才发现洛川的深度更加显著。
县城坐落在云山之中,居民区环绕着水和竹林。
没有纷扰的世间琐事,越发觉得知音难觅。
注释
清景:清幽的景色。
爱:喜爱。
远寻:去远方寻找。
韩岳:指韩山或岳山,具体地理位置不明,但暗示高山。
洛川: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洛河两岸的景色。
深:深远,引申为壮观。
云山腹:云雾缭绕的山中。
民居:居民区。
水竹心:水边竹林环绕。
无机类闲物:没有人间的纷扰事物。
闲物:无关紧要的事物。
少知音:知音稀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至福昌县作》,描绘了福昌县的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首句“清景几人爱”表达了对清幽美景的珍视,暗示这样的美景并非人人皆知或轻易能得。接下来,“爱之当远寻”强调了欣赏美景需要有寻觅和探索的精神。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两句,通过具体的地名——韩岳和洛川,展现了福昌县地理位置的独特,以及山水的深远与壮丽。诗人通过视觉的转换,让读者感受到距离带来的新奇和深度。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进一步描绘了福昌县的环境特点,云雾缭绕的山峦中隐藏着县治,而居民的居所则依傍于水边竹林之中,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诗人以“无机”形容这里的自然景致仿佛没有人间的纷扰,如同闲适的物品,而“少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番美景的人的稀少,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又自得其乐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秀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书绿帷亭壁

乔木绕舍如绿帏,群山四面寒参差。

春禽入秋啼自别,早云到暮归常迟。

庭前好菊劝饮酒,案上佳纸邀吟诗。

闲居数月兴便野,浑忘簿书相聒时。

(0)

子平寄惠希夷陈先生服唐福山药方因戏作杂言谢之

蜀江之东山色尽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烟云光润若洗濯,涧谷玲珑如刻画。

我闻神仙草药不在凡土生,是中当有灵苗异卉之根茎。

果然人言所出山芋为第一,西南诸郡有者皆虚名。

就中唐福众称赏,肥实甘香天所养。

有时岩头倒垂三尺壮士臂,忽然洞口直举一合仙人掌。

土人入冬农事闲,千篝万锸来此山。

可怜所鬻不甚贵,著价即售曾不悭。

往年子瞻为余说,言君所部之内此物尤奇绝。

后复寄书劝我当饵之,满纸亲题华岳先生诀。

予因购之不惜钱,依方服饵将二年。

其功神圣久乃觉,筋牢体溢支节坚。

自问丹霄几时上,早生两翅教高飏。

尘世如帤不可居,待看鸿濛对云将。

(0)

宿斗山奉真宫

山形如斗势坡陀,魁枕杓携万尺高。

近世无人知火枣,当年有客得蟠桃。

灵蟾尚隐凝琼髓,神鹤常归堕玉毛。

一夜杉松响天籁,满空疑是奏云璈。

(0)

面川亭

幽亭最孤绝,直入乱丛间。

近晚独来此,有谁相与闲。

卷帘通大野,临槛数前山。

便欲教携酒,陶然踏月还。

(0)

送坚甫同年·其三

春深行剑栈,羡子此时归。

照日江浮马,迎风花聚衣。

下程家累省,对景俗题稀。

若遇西来客,书言不可违。

(0)

揽照

耻将衰晚竞青春,强把圆波拂晓尘。

自笑年来须鬓白,王昭不解作官人。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