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平寄惠希夷陈先生服唐福山药方因戏作杂言谢之》
《子平寄惠希夷陈先生服唐福山药方因戏作杂言谢之》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蜀江之东山色尽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烟云光润若洗濯,涧谷玲珑如刻画。

我闻神仙草药不在凡土生,是中当有灵苗异卉之根茎。

果然人言所出山芋为第一,西南诸郡有者皆虚名。

就中唐福众称赏,肥实甘香天所养。

有时岩头倒垂三尺壮士臂,忽然洞口直举一合仙人掌。

土人入冬农事闲,千篝万锸来此山。

可怜所鬻不甚贵,著价即售曾不悭。

往年子瞻为余说,言君所部之内此物尤奇绝。

后复寄书劝我当饵之,满纸亲题华岳先生诀。

予因购之不惜钱,依方服饵将二年。

其功神圣久乃觉,筋牢体溢支节坚。

自问丹霄几时上,早生两翅教高飏。

尘世如帤不可居,待看鸿濛对云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蜀江东岸的壮丽山色和神仙草药的传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仙草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丹砂”和“灵苗异卉之根茎”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追求,而“唐福众称赏”的山芋则是这种追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形容肥美,而且被赋予了仙草的特质。诗人的自我体验和幻想在后半部分得到了展开,通过服用仙药后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达到高远境界的渴望。

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如“烟云光润若洗濯”,“涧谷玲珑如刻画”,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反映了他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土人入冬农事闲,千篝万锸来此山”这样的句子,表现出一种对民间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胸襟。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

祗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

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

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

宽似大溟生日月,秀如四岳出尘埃。

一条紫气随高步,九色仙花落古台。

谢太傅须同八凯,姚梁公可并三台。

登楼喜色禾将熟,望国诚明首不回。

驾驭英雄如赤子,雌黄贤哲贡琼瑰。

六条消息心常苦,一剑晶荧敌尽摧。

木铎声中天降福,景星光里地无灾。

百千民拥听经座,始见重天社稷才。

(0)

怀武昌栖一二首·其一

常忆能吟一,房连古帝墟。

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

祗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

(0)

遁迹

遁迹知安住,沾襟欲奈何。

朝廷犹礼乐,郡邑忍干戈。

华马凭谁问,胡尘自此多。

因思汉明帝,中夜忆廉颇。

(0)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推车阃外主恩新,今日梁川草遍春。

玉色据鞍双节下,扬兵百万路无尘。

(0)

题汉州西湖

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

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

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

三伏气不蒸,四达暑自徂。

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

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

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纡。

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

遭乱意不开,即理还暂祛。

安得长晤语,使我忧更除。

(0)

诗偈·其七

说事满天下,入理实无多。

常被有为缚,何日见弥陀。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