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元阁》
《朝元阁》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

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oyuán
táng / quán

liáoyuándàoshàngcéngxiāoshíyuègōngwànguócháo

láiqīngkōngtái殿diànzhàoshānjiāo

注释
缭垣:环绕的城墙或宫墙。
复道:高架通道,上面有廊屋可通行。
上层霄:直达云霄的高度。
十月:秋季的第十个月份,可能指深秋时节。
离宫:皇帝在都城之外的行宫。
万国朝:各国使节前来朝拜。
胡马:指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表示尊贵。
去:离开。
空馀:只剩下。
台殿:宫殿建筑。
照山椒:宫殿的顶部或高处,可以俯瞰山川。
翻译
环绕宫殿的高架通道直通云霄,
在十月的时节,各国使节前来朝见皇家离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宫廷生活的景象,充满了对过去繁华时刻的回忆与怀念。开篇“缭垣复道上层霄”一句,以“缭垣”比喻宫墙,通过“复道上层霄”表达诗人登高望远之情,仿佛可以触及天界,“霄”字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十月离宫万国朝”一句则转向现实,十月可能指的是秋末或冬初,天气渐寒,而“离宫”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了皇宫,“万国朝”则是对往日盛况的一种回忆,当时四方诸侯前来朝贡的景象犹如眼前。

第三句“胡马忽来清跸去”中,“胡马”常指代边疆的战事或外来的威胁,而“忽来”表达了一种突然和急遽,“清跸去”则是对往昔繁华时刻的又一次追忆,“跸”字特指帝王出行时前方清道,具有强烈的仪式感。

末句“空馀台殿照山椒”则展现了一个荒废与冷清的景象,“空馀台殿”表达了一种人去楼空的凄凉,而“照山椒”中的“山椒”可能是指某种植物,通过阳光照射在其上的意象,使得这一幕更加凄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现实的某种感慨。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扈从登封告成颂

复道开行殿,钩陈列禁兵。

和风吹鼓角,佳气动旗旌。

后骑回天苑,前山入御营。

万方俱下拜,相与乐升平。

(0)

幸岳寺应制

暂幸珠筵地,俱怜石濑清。

泛流张翠幕,拂迥挂红旌。

雅曲龙调管,芳樽蚁汎觥。

陪欢玉座晚,复得听金声。

(0)

陇右途中遭非语

赵有两毛遂,鲁闻二曾参。

慈母犹且惑,况在行路心。

冠冕无丑士,贿赂成知己。

名利我所无,清浊谁见理。

敝服空逢春,缓带不著身。

出游非怀璧,何忧乎忌人。

正须自保爱,振衣出世尘。

(0)

杏花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

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0)

重阳日荆州作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0)

高士咏·其二十二于陵夫妻

皎皎于陵子,己贤妻亦明。

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