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于陵子,己贤妻亦明。
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皎皎于陵子,己贤妻亦明。
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贤淑夫妻的高洁品格,他们不为世俗的荣华富贵所动,而是选择了退隐田园,追求一种更为纯粹和深远的人生理想。诗中的“皎皎于陵子”与“己贤妻亦明”形象鲜明地刻画出了夫妻二人各自的德行和智慧。他们对于道德的重视和对浮华虚荣生活的轻视,体现了诗人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赞美。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表达了他们对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淡然态度,不以此为乐。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选择。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则是对他们选择隐居生活的赞叹和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人似乎在问,我们这些普通人,又有谁能够理解和达到这样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夫妻二人高洁品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精神追求和生活选择的深刻见解。
风淫气格初不意,往往腠脉流肠胃。
金匮一编亘古今,几人用之能起废。
痛恙切身知谒医,俗气痼人渠不知。
持筹侧肩蠹日力,锦鞲金弹随痴儿。
斯人斯疾可攻否,更恐良医望之走。
南窗解榻竹风清,请访轩中十全手。
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
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
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
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
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
拘拘六者间,见未脱科臼。
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
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
主人信清绝,此君旧幽茂。
并策超俗勋,醉墨点衫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