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马太史庙·其二》
《司马太史庙·其二》全文
宋 / 李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著书虽已先三史,论道如何后六经。

因雪李陵为国士,岂期武帝有宫刑。

丛生荆棘迷坟冢,旧画龙蛇照庙庭。

为览遗文来一奠,不知何在子长灵。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司马迁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联“著书虽已先三史,论道如何后六经”中,“三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和《后汉书》,而“六经”则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诗人以司马迁的著作超越了“三史”,但在论道的深度上似乎未能达到“六经”的高度,巧妙地将司马迁的成就与儒家经典的权威进行对比,既肯定了司马迁在历史编纂上的卓越贡献,也暗示了他在哲学思想上的局限。

颔联“因雪李陵为国士,岂期武帝有宫刑”则通过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李陵是汉代名将,曾因战败投降匈奴而被指责,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辩护,称其为“国士”。然而,这一行为却导致了司马迁自己遭受了“宫刑”的命运。诗人在这里借李陵的故事,暗喻了司马迁因坚持正义而遭受的不公待遇,同时也表达了对司马迁人格的崇高评价。

颈联“丛生荆棘迷坟冢,旧画龙蛇照庙庭”描绘了司马迁墓地周围环境的荒凉与冷清,以及庙内壁画的生动与庄严,通过对比,突出了司马迁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作品依然受到后人的尊敬与怀念。

尾联“为览遗文来一奠,不知何在子长灵”表达了诗人亲自前来祭奠司马迁的意愿,以及对司马迁灵魂所在之地的疑问,既是对司马迁的致敬,也是对其精神永恒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文化传承的深情呼唤。

作者介绍

李奎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佳人醉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0)

对镜

镜中衰颜失敷腴,绿鬓已作霜蓬枯。

两肩耸耸似山字,曳杖更有蛮童扶。

自惊何以致此老,亟欲修敬问起居。

徐徐熟视乃大笑,但记昔我忘今吾。

今吾虽惫颇神王,飞仙正可折简呼。

远游纵未从溪父,醉眼犹能隘具区。

(0)

乙卯重五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0)

南乡子·其一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0)

孤舟

汴水汤汤,维舟中央。其去也茫茫,其来也茫茫。

与其济兮,焉知古之人不同舟而乐康。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二七

大海水无边,鱼龙万万千。

递互相食啖,冗冗痴肉团。

为心不了绝,妄想起如烟。

性月澄澄朗,廓尔照无边。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