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门天地宽。
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
琴中自有铁心在,局外何妨道眼观。
霁月光风元属我,饭牛何谓夜漫漫。
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门天地宽。
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
琴中自有铁心在,局外何妨道眼观。
霁月光风元属我,饭牛何谓夜漫漫。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称为“樵仙”)深居简出,专注于琴棋之道,将个人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和豁达。开篇即以“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门天地宽”表明隐士通过艺术修养超脱世俗,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放。
接着,“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则说明隐士虽身处尘世,却与世俗的喧嚣无关,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和个性。这里的“土音”指的是家乡话语或生活方式,“不改”表明他的根不移摇,而“只南冠”则是对他坚守个人品格的一种象征。
中间两句“琴中自有铁心在,局外何妨道眼观”强调了隐士的心性如钢铁一般坚定,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即使身处棋局之中,也能保持超然的态度,宛如旁观者那样冷静地看待一切。
末尾两句“霁月光风元属我,饭牛何谓夜漫漫”则表达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豁然。这里的“霁月光风”形容了一种清新明净的气象,“元属我”意味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源自于自己的内心;“饭牛何谓夜漫漫”则是隐士对于悠长夜晚与牛共度时光的宁静享受,不觉时间之长短。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
善吟闺怨断人肠,二妙风流不可当。
傅粉未归啼玉箸,吹笙无伴涩银篁。
睡添乡梦客床冷,瘦尽腰围衣带长。
天性少情诗亦少,羡他萧史与何郎。
风鸣落意地,露著晚瓜田。
官道奔车气,经家煮枣烟。
穫人歌挃挃,公子骑翩翩。
旁舍末隐举,明秋愿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