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花,茧栗梢头,春今几何。
笑身居近侍,阶翻万玉,面丐菩萨,髻拥千螺。
一一牙签,英英碧字,占定花间甲乙科。
归来也,傍紫薇吟处,揉作阳和。祗今花事无多。
看几许风烟付与他。
待围将翡翠,怕蜂粘粉,织成云锦,遣凤衔梭。
谁剪并刀,赠之燕玉,莫负双娥娇溜波。
花应道,尽花强人面,底用能歌。
把酒问花,茧栗梢头,春今几何。
笑身居近侍,阶翻万玉,面丐菩萨,髻拥千螺。
一一牙签,英英碧字,占定花间甲乙科。
归来也,傍紫薇吟处,揉作阳和。祗今花事无多。
看几许风烟付与他。
待围将翡翠,怕蜂粘粉,织成云锦,遣凤衔梭。
谁剪并刀,赠之燕玉,莫负双娥娇溜波。
花应道,尽花强人面,底用能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沁园春·其六》。诗中通过对花和酒的描绘,以及与友人的交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宴宾客、赏花饮酒的生活情趣。
首句“把酒问花”即点出了诗人的意图,是在用酒来询问春天的消息,通过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抒发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紧接着,“茧栗梢头,春今几何”则是直接了当地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困惑,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追问春天已经过去了多少。
“笑身居近侍,阶翻万玉”描绘了一种优雅的生活场景,“面丐菩萨,髻拥千螺”则是形容女性的美丽与高贵。这些细节丰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一一牙签,英英碧字,占定花间甲乙科”中,“牙签”可能指的是用象牙制成的簪子,用来固定女性的发髻,而“英英碧字”则是形容文字的工整美丽。这里诗人似乎是在赞叹书法或诗歌艺术的精妙,通过对花间甲乙科(古代占卜的一种方式)的提及,暗示了对未来命运的关注。
“归来也,傍紫薇吟处,揉作阳和”则是表达了一种归来的心情,以及在春天的阳光下寻找温暖与舒适的愿望。“祗今花事无多。看几许风烟付与他”这两句,则是对眼前美好的生命现象(花事)感到珍惜,担忧时间的流逝,生怕这些美好随着风和烟一起消失。
最后,“待围将翡翠,怕蜂粘粉,织成云锦,遣凤衔梭。谁剪并刀,赠之燕玉,莫负双娥娇溜波”则是在期待着能将美好的时光和景色(翡翠)围绕在自己身边,但又担心这些美好会被打扰(蜂粘粉),希望它们能够像云锦一样永恒,通过凤凰衔梭的形象来传递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期待。同时,又不忍心让这些珍贵的时光和景色受到破坏,因此赠送并刀(可能是剪纸用的工具)给燕玉,希望不要辜负了双娥(女性美称)的柔情与温婉。
诗中的“花应道,尽花强人面,底用能歌”则是在表达对花的崇拜,同时也在抒发一种对于生命短暂、物是人非的无奈感受。诗末,“看几许风烟付与他”也是在反复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的描绘,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审美趣味。
征战地,茫茫故处还记。
金山坏塔倚秋烟,乱鸦又起。
暮天日色隐孤城,长江波浪无际。
断芦岸,空徙倚,客情渺渺难系。
雕弓画戟十年前,尚存玉垒。
望中北固莽苍苍,中泠依旧泉水。
蜃楼上下互趁市,恃连船、飞渡千里。
倦烟独看人世。
奈腰间佩剑、埋藏龙气,愁绝登临西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