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地,茫茫故处还记。
金山坏塔倚秋烟,乱鸦又起。
暮天日色隐孤城,长江波浪无际。
断芦岸,空徙倚,客情渺渺难系。
雕弓画戟十年前,尚存玉垒。
望中北固莽苍苍,中泠依旧泉水。
蜃楼上下互趁市,恃连船、飞渡千里。
倦烟独看人世。
奈腰间佩剑、埋藏龙气,愁绝登临西风里。
征战地,茫茫故处还记。
金山坏塔倚秋烟,乱鸦又起。
暮天日色隐孤城,长江波浪无际。
断芦岸,空徙倚,客情渺渺难系。
雕弓画戟十年前,尚存玉垒。
望中北固莽苍苍,中泠依旧泉水。
蜃楼上下互趁市,恃连船、飞渡千里。
倦烟独看人世。
奈腰间佩剑、埋藏龙气,愁绝登临西风里。
这首《西河·重过润州》由清代诗人周祖同所作,描绘了诗人重访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
首句“征战地,茫茫故处还记”,点明此地曾是战场,如今却一片荒凉,引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接着“金山坏塔倚秋烟,乱鸦又起”两句,以金山寺的残破景象和乌鸦的纷飞,渲染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金山寺位于长江边,其破败之景与乌鸦的起落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暮天日色隐孤城,长江波浪无际”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夕阳渐渐沉入远方孤城,长江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断芦岸,空徙倚,客情渺渺难系”四句,通过描写芦苇荡的荒凉、客人在岸边徘徊、心情难以寄托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的怀念。芦苇的断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客情渺渺难系”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法把握的无奈。
“雕弓画戟十年前,尚存玉垒”两句,将思绪拉回过去,提到十年前的战争场景,以及玉垒(可能指玉垒关或玉垒山,具体地点不详),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仍然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记忆逐渐模糊。
“望中北固莽苍苍,中泠依旧泉水”描绘了北固山的雄伟和中泠泉的清澈,虽然自然景观依然如故,但人事已非,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的感慨。
“蜃楼上下互趁市,恃连船、飞渡千里”通过描述海上蜃景和船只穿梭于市场的景象,展现了繁华与虚幻并存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复杂看法。
最后,“倦烟独看人世。奈腰间佩剑、埋藏龙气,愁绝登临西风里”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人世间的一切,即使怀揣着曾经的荣耀与力量(象征为“腰间佩剑、埋藏龙气”),也无法改变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这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综上所述,《西河·重过润州》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生和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