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以变成雅,骚以变达意。
变其权者徒,中有至当义。
水清石自见,变定道乃契。
文章岂无底,过此恐少味。
诗以变成雅,骚以变达意。
变其权者徒,中有至当义。
水清石自见,变定道乃契。
文章岂无底,过此恐少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对杨诚斋(杨万里)《南海集》的评价。他认为诗歌应当追求雅致,像《离骚》那样表达深远的意蕴。袁说友强调,诗歌的变化并非随意,而是要有内在的合理性和深度。他以“水清石自见”为喻,说明好的诗歌变化自然,道理清晰。他还指出,虽然文章创作无穷尽,但过度的创新可能会削弱原有的韵味。整体上,袁说友在诗中表达了对诗歌艺术形式与内容统一性的赞赏,以及对适度与平衡的追求。
郊祭严祠事,斋宫肃夜寒。
鸾刀催宰急,庭燎及晨难。
雨湿牛羊俎,烟埋币帛坛。
南山忽清晓,万玉已巑岏。
扁舟忆东来,梅冷殊未芳。
故人念客寒,满意倾酒浆。
坐中东床君,笑语芝兰香。
相从忽三月,共饮湖水光。
花事乃如此,碧草日夜长。
子归我当留,语离意难忘。
似闻小山居,一苇仅可航。
会寻霅川盟,着屐登上方。
风寒黄叶未全落,露重流萤巳不飞。
胡马又肥秋欲老,旅巢无定客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