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别王元韵徙居武康》
《送别王元韵徙居武康》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扁舟忆东来,梅冷殊未芳。

故人念客寒,满意倾酒浆。

坐中东床君,笑语芝兰香。

相从忽三月,共饮湖水光。

花事乃如此,碧草日夜长。

子归我当留,语离意难忘。

似闻小山居,一苇仅可航。

会寻霅川盟,着屐登上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元韵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友人迁居武康的不舍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扁舟忆东来,梅冷殊未芳”,诗人回忆起友人乘船东来的场景,那时梅花虽已开放,但寒冷的天气使得花儿还未完全绽放,暗示了友人离别时的季节和环境。接着“故人念客寒,满意倾酒浆”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也热情地为友人准备了暖身的酒浆。

“坐中东床君,笑语芝兰香”描绘了两人相聚的情景,坐在东床的友人,谈笑风生,言辞间充满文雅之气,如同芝兰之香,令人陶醉。接下来“相从忽三月,共饮湖水光”表达了两人相聚时间之长,以及在湖边饮酒赏景的美好时光。

“花事乃如此,碧草日夜长”则转而赞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花开花落,草木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循环之美。最后,“子归我当留,语离意难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即使友人要离开,他也愿意留下,难以忘怀这段深厚的友谊。

“似闻小山居,一苇仅可航”预示了友人迁居之处的简朴与宁静,仿佛是远离尘嚣的小山居所,只能以一叶扁舟往来。最后“会寻霅川盟,着屐登上方”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将来能再次相聚,共同登高望远,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林和靖祠

松树高低逐径斜,祠堂牢落锁烟霞。

我来閒咏梅花句,想见此翁如此花。

(0)

梅花吟

落日孤烟寒不度,梅花忽见桥西树。

疏影犹含涧外云,暗香欲薄山前雾。

寒死不作女儿面,幽绝却怀廊庙具。

但知殿后压年芳,谁识搀先启春路。

初开宁无仙子来,已落尚恐神明护。

后来红紫竞春风,此已成功鼎鼐去。

(0)

寄黄希声·其二

八月寒气高,芳莲谢幽池。

时运迅不留,俛仰黄华晖。

少年不再得,而不从以嬉。

萧条旅馆秋,满耳寒螀啼。

(0)

和希声莲华樵人遇仙行

芦溪之山高插天,莲峰更压芦溪山。

峰头青壁几千年,谁知玉阙藏神仙。

平明采樵陈氏子,五云深处楼台起。

中有七仙白玉冠,方瞳射人秋自寒。

台前一道白莲泉,七始花开一成莲。

固知此子无仙骨,祇以■㣚入仙室。

低头乞命却走回,尚复褰裳取莲实。

归来疑信互相传,朴哉此子非妄言。

安知琼楼玉室峭千尺,即非面前崔嵬一片石。

安知世人俗气厚如山,翻把琼楼玉室作石看。

亦非仙人幻作石,世人俗眼自不识。

安得鸿都道士白玉簪,持我此诗扣青壁。

(0)

晚步

住在山塘深更深,门前落叶与阶平。

高人听鹤来相过,野老因樵熟识名。

一水欲流山影去,断云时伴烧痕生。

翛然独步莲峰夕,十里松风秋月明。

(0)

许申工部招九华许亮山人因有和赠

闻说方平镇往来,碧衣曾见立徘徊。

中真久待茅君会,密信频教鹤使催。

玉斧祖风应共继,琼酥宾宴更谁陪。

西山五色从兹得,脱略浮名薄似埃。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