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梅边石。
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平易政,人皆悦。
真实念,天知得。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
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
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袅袅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梅边石。
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平易政,人皆悦。
真实念,天知得。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
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
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赏花图景。首句“袅袅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即设定了时空背景,正值春天第十个清明日,又逢上元节(即元宵节)。诗人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一系列的欢愉场景。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表达了人们在这美好时节中聚集于景清堂,举杯畅饮,享受着春夜的温馨与欢乐。接下来的“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梅边石”则细腻地描绘了室内外的美丽景致:烛光在花间竹丛中摇曳,而室外的梅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穿过石径。
诗人随后转向听闻儿童与长者谈论古代青原之战,以及东风带来的国泰民安。这里透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和平政局的赞美。“平易政,人皆悦。真实念,天知得”表达了人们对于简单公正的政治的喜悦,以及内心真诚之念被上天所知。
最后,“想旌旗一路, 又添春色。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想象着旌旗在道路上飘扬,又为春色添了一抹新意;眼前的世界变得金光灿烂,抬头便可触及琼楼之月。末尾的“问明年、何处著鳌山”则是对未来可能到来的仙境蓬莱山的探寻和向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春夜欢乐场景,以及对于历史、政治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深嶂多幽景,闲居野兴清。
满庭秋雨过,连夜绿苔生。
石面横琴坐,松阴采药行。
超然尘事外,不似绊浮名。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
徒学辨是非,祗自取辛勤。
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
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
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
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
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
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
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
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
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
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
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
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
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
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
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朱陈村》【唐·白居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祗自取辛勤。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https://shici.929r.com/shici/hI5mWp4h.html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