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轮台即事》
《轮台即事》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

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

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úntáishì
táng / céncān

lúntáifēngshìdān
sānyuèqīngcǎoqiānjiājìnbái

fānshūwénbiéyīnshū
chóujiànliúshāběitiān西hǎi

注释
轮台:古代西域地名,现新疆境内,此指边疆地区。
风物:风景和物产,泛指地方景物。
异:不同。
地是:此地是。
古单于:古时匈奴首领的称号,这里代指匈奴地区。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此处强调时间早春。
无青草:没有绿草。
千家:形容众多的家庭。
白榆:一种树名,这里特指边疆地区常见的树木。
蕃书:外族的文字,这里指匈奴或其他西域民族的文字。
文字别:文字不同。
胡俗:胡人的习俗,这里指匈奴等游牧民族的风俗。
语音殊:语音差异大。
愁见:忧虑见到,引申为对某景象感到忧心。
流沙北:北方的沙漠地带。
天西海一隅:天边西海的一个角落,形容极其遥远的地方。
翻译
这里的风景与内地截然不同,因为这里是古时匈奴单于的地盘。
三月时节这里还没有长出青草,上千户人家周围种满了白榆树。
他们的文字与我们的大不相同,匈奴的风俗和语言也十分独特。
望着北方的流沙地带,心中愁苦,那里是天边西海的一个角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在春日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异族文化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独特感受。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 开篇即点明地点特色,轮台一带风光迥异,是古代单于部族所在地,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这两句描写了边塞春日的景色,不见绿色的青草,只有千家户户的白榆树,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荒凉美。

"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 这里的“蕃书”指的是少数民族的书籍,“胡俗”则是对边疆异族文化的称呼。这两句突显了中原与边疆在文化上的差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自己身处异乡的感受。

"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对眼前延绵不断的黄沙和遥远的西海,诗人感到无尽的忧思,这种景象也激起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文化差异的独特感受,以及那种在异地怀念家园的情怀。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重遣三首·其三

典君钗玦换香焚,卖我琴书为买坟。

愁事促人朝夕去,更忧荒略不如君。

(0)

记永诀时语四首俱出亡者口中聊为谐叙成句耳·其三

爷娘茶食福难消,只剩灵筵一碗浇。

心性自甘贫薄惯,不烦频送纸钱烧。

(0)

悲遣十三章·其十

醉时感慨醒来闷,贫用奔波病却眠。

白日无聊更无暇,黄昏独到穗帷前。

(0)

述妇病怀·其七

一勺清浆价一金,驻颜难恃紫团参。

头花臂钏看看尽,卖到当年结发簪。

(0)

闲事杂题·其八

丰神宜笑韵宜嗔,随意梳头态更真。

流品自知应第一,不劳寻见尹夫人。

(0)

杂记·其四

弄药争花语笑稠,忽然幽事到心头。

眉尖怕被同袍觉,强作无愁倍是愁。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