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正》
《新正》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筚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

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

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0)
注释
筚门:简陋的门,常指贫寒之家。
惆怅:伤感,失意。
时节:季节,时间更迭。
暗来频:不经意间频繁到来。
新正:新年正月。
雪:这里指新年的雪景。
长思:长久思念。
故国春:故乡的春天,也暗含对故国的怀念。
云西:云向西边。
斜去雁:大雁向西边斜飞,象征离别与远行。
江上:江面。
未归人:未能归家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又一年:又过去了一年。
为客:作为客居他乡之人。
何媒:何种方式或机会。
得到秦:到达秦国,这里借指回到家乡或故国,因秦地常代指中国或故乡。
翻译
简陋门户内愁绪满怀,时节更替悄然频至。
每逢新年瑞雪飘落,总让人深深怀念故国之春。
云向西天大雁斜飞,江面之上还有未归的旅人。
又一年身为异乡客,何方媒介能让我归至秦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开篇“筚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两句,通过描述门外的寂静与时间的匆匆流逝,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忧郁。

接着,“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两句,则是诗人在新年到来之际,看到洁白的雪花,不禁想起远方故乡的春天,那里或许已经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这种对比更加深化了诗人的乡愁。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两句,通过描写天边飞去的大雁和未能返回家园的人,增添了一份旅行者或远行者的孤独感和对归途的渴望。这里的“云西斜去雁”象征着远方的讯息,而“江上未归人”则是诗人自身处境的写照。

最后,“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却不知如何才能回到心中的秦地(古称陕西一带为“秦”)。这里的“何媒”强调了归途之难和对家乡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时光流逝的哀愁。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应妙寺即白塔寺僧慧乾居之

杖钵携来久,香灯静院偏。

栽花成野径,接竹引春泉。

支遁逍遥论,天台止观禅。

坐来忘妙说,塔影挂窗前。

(0)

十一月十四日梦人示所注周易前列卦爻后系众说朱阑素纸缮写极精致予以钱求卦得小畜之坤后四日冬至纪之以诗

玉版仙书字若蝇,金钱神语更分明。

五龙不极行天势,一牝犹存未雨名。

林壑故应朝市隔,阳和默自水泉萌。

清台云物今谁纪,搔首阑干北斗横。

(0)

子昂小景·其一

春山雨新沐,掩霭结浓绿。

一叶金芙蓉,粲粲迎朝旭。

(0)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其十八

仁恩义泽洽民心,钦恤时时降玉音。

朝野欢呼称万岁,唐虞盛治属当今。

(0)

黄石公

一自桥边半夜逢,几从天上翊飞龙。

当时一策无人用,岁晚归来访赤松。

(0)

人影

爱欲挥杯劝,其情有倡随。

无违起居地,尚保死生期。

明月成三处,清波化百时。

冥然通契谊,曾莫假言辞。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