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
《江上》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

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

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0)
注释
长林:形容树林茂密且延伸得很长。
缭绕:盘旋环绕,形容树木丛生、枝叶交错的样子。
远水:指远处的河流或湖泊等水源。
悠悠:形容水流悠长、连绵不断的样子,也可表达深远、长久之意。
尽日:整天,全天,表示时间持续之久。
馀无见:仅剩下这些景象(指长林、远水)可看,暗示周围环境的单调乏味或视野受限。
为心:在心中,对心情而言。
那不愁:怎能不愁,表示内心难以避免产生忧愁情绪。
忆:回忆,回想。
亲爱:亲近和深爱的人,如亲人、朋友等。
别:离别,分离。
为主恩酬:为了报答主上的恩情而行动,主上在此可能指君主、上级或者泛指给予恩惠之人。
感激:深深地感谢,内心充满谢意。
空如此:只是这样空自怀有感激之情,却无法付诸具体行动或得到回报。
芳时:美好的时光,常用来指青春年华或适宜做事的好时机。
屡已遒:已经多次接近尾声,即将过去。‘屡’表示多次,‘遒’原指箭射到尽头,引申为时间、事物临近终点。
翻译
长长的树林为何盘绕曲折,远方的水流为何绵延不尽
整日所见唯有此景,怎能让人心中不生忧愁
回忆起与亲朋挚友的离别,出行只为报答主上的恩情
内心充满感激却只能如此空怀,美好的时光已多次匆匆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开篇“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两句,通过对深邃森林和流淌不息的河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安宁,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和感慨。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两句,诗人开始沉思往事,对逝去的情谊和无法报答的恩情感到怀念。这里的“亲爱”可能指的是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也可能是对朋友或知己的不舍。“行为主恩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以行动来回报这份恩情的思考。

最后两句“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诗人的情感到达了一个高潮点。他深切地感到时间在流逝,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这种感觉令他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往事的回忆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右江吟·其九

明月影中拂剑,乱峰云外传箫。

得胜人閒马壮,鸣铙又过苏桥。

(0)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其一

硕人捲经纶,乘桴浮东海。

徘徊三水滨,殷勤别群寀。

樵西有楚狂,送远歌啰唻。

青山足紫芝,春晚芳堪采。

行乐且行乐,今之从政殆。

(0)

寄远

缄书寄远行,珍重慰瞻忆。

寒夏愿添衣,晚岚须早食。

(0)

赠月桥山人二首·其一

幽人挺奇趣,结构临清渠。

涧圯驾飞瀑,涧道一何纡。

密篁断来径,乔树上参虚。

流飙动清响,隐隐闻笙竽。

云霞生短褐,荃杜集长裾。

朝挹天河水,夕宿雁山隅。

曜灵匿西景,转瞩流望舒。

澄川披素练,疏林散瑶琚。

鹤发增华泽,玄裳亦皤如。

伊余一倾盖,把袂共踌躇。

溪花浮香茗,野蕨出中厨。

悰怀良未极,淹留兴更腴。

已入梯仙域,何必问蓬壶。

(0)

集古雅歌题慕溪兼贺寿·其六

思皇多士,称彼兕觥。作此好歌,不显其光。

介尔景福,寿考不忘。

(0)

集古雅歌题慕溪兼贺寿·其一

山有蕨薇,薄言采之。不盈倾筐,悠悠我思。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