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月桥山人二首·其一》
《赠月桥山人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吾德   形式: 古风

幽人挺奇趣,结构临清渠。

涧圯驾飞瀑,涧道一何纡。

密篁断来径,乔树上参虚。

流飙动清响,隐隐闻笙竽。

云霞生短褐,荃杜集长裾。

朝挹天河水,夕宿雁山隅。

曜灵匿西景,转瞩流望舒。

澄川披素练,疏林散瑶琚。

鹤发增华泽,玄裳亦皤如。

伊余一倾盖,把袂共踌躇。

溪花浮香茗,野蕨出中厨。

悰怀良未极,淹留兴更腴。

已入梯仙域,何必问蓬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之感。首句“幽人挺奇趣,结构临清渠”,点明了隐士的居住环境,清渠边的居所,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雅致。接着,“涧圯驾飞瀑,涧道一何纡”描绘了山间瀑布与曲折的山路,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

“密篁断来径,乔树上参虚”则通过密竹与高树,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幽静与深远。风声、鸟鸣、云霞、草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朝挹天河水,夕宿雁山隅”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天地间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曜灵匿西景,转瞩流望舒”以日落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澄川披素练,疏林散瑶琚”则以清澈的河流与稀疏的树林,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鹤发增华泽,玄裳亦皤如”描绘了隐士的外在形象,鹤发与玄裳,既体现了年岁的沉淀,也寓意着精神的高洁与不朽。“伊余一倾盖,把袂共踌躇”则是诗人与隐士之间的交流与共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理解。

最后,“溪花浮香茗,野蕨出中厨”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细节,溪边的花朵、茶香与野菜,构成了简朴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悰怀良未极,淹留兴更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已入梯仙域,何必问蓬壶”则以传说中的仙境,比喻隐士所处的理想境界,强调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陈吾德
朝代:明

(1528—1589)明广东归善人,字懋修,号有斋,一作省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以谏市珍宝斥为民。神宗即位,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当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寻屡以事力争,益忤居正,出为饶州知府。御史承风借端诬劾,谪马邑典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除名为民。居正死,起官,终湖广佥事。有《谢山存稿》。
猜你喜欢

渔家傲·其三

特为梅花来渭水。有人折得横梢至。

粉毖香悭春意未。多应是。江南信息争先寄。

水绿山青风日美。此时正惬幽人意。

驱使风光佳句里。□满纸。却将旧日诗词比。

(0)

浣溪沙·其一

浅著铅华素净妆。翩跹翠袖拂云裳。

傍人作意捧金觞。

曲度清悲云冉冉,花飞零乱月茫茫。

梦回人去似高唐。

(0)

与同馆游张氏园分韵得日字

出门厌嚣尘,入门倦佔毕。

驾言城北园,滞思顿觉失。

方池环修篁,广陌卫行栗。

先雪梅已苞,后霜草犹茁。

上跻极高明,旁穿复深密。

主人真喜事,秀句屡盈帙。

招呼文字饮,及此三馀日。

山林与钟鼎,零茂本非匹。

斯游岂偶然,书板记甲乙。

(0)

杨信伯郎中挽章二首·其二

并舍游从旧,同朝分义深。

时时坠书札,得得到山林。

北去先移棹,南来后盍簪。

死生离合地,搔首一悲吟。

(0)

慈溪龙虎轩偶成·其三

仙都石笋似天成,凫水松龙是弟兄。

走遍游人与行客,未知谁可寄深情。

(0)

经筵大雪不罢讲·其二

强记师承道古先,无穷新意出尘编。

一言有补天颜动,全胜三军贺凯旋。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