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
《夜坐》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雨里金波暗复明,风前银烛灭还生。

升沉不定徒增感,倚伏无端更怆情。

万马拥来江上响,双龙飞入斗边横。

独怜深夜犹枯坐,侧耳楼钟报五更。

(0)
鉴赏

这首《夜坐》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独自静坐的场景,以及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

首联“雨里金波暗复明,风前银烛灭还生”,以雨中金波的隐现和风前银烛的熄灭与复燃,象征着事物变化无常,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金波与银烛的意象,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

颔联“升沉不定徒增感,倚伏无端更怆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升与沉、倚与伏,都是自然界和人生中的常态,但面对这些变化,诗人感到徒增感慨,甚至心生悲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流露出对命运难以把握的无奈。

颈联“万马拥来江上响,双龙飞入斗边横”,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万马奔腾,江水激荡,双龙翱翔于星斗之间。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激荡与追求。马的奔腾象征着力量与速度,龙的飞翔则寓意着理想与超越。

尾联“独怜深夜犹枯坐,侧耳楼钟报五更”,将诗人的形象定格在深夜的孤寂之中。独自一人,静坐至深夜,侧耳倾听楼上的钟声,宣告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等待,也暗示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夜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时间等主题的深邃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虞美人.见梅

鸥清眠醉晴溪月。几梦寒蓑雪。断桥篱落带人家。

枝北枝南初著、两三花。曾于春底横孤艇。

香似诗能冷。娟娟玉立载归壶。

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

(0)

水龙吟·其二和朱行父海棠

昼长庭院深深,春柔一枕流霞醉。

蒙松欲醒,娇羞还困,锦屏围翠。

豆蔻初肥,樱桃微绽,玉阑同倚。

记华清浴起,渭流波暖,红涨腻、弃脂水。

燕子来时天气。尽韶风、与诗为地。

芳丛雨歇,露痕日酽,英英仙意。

莫恨无香,最怜有韵,天然情致。

待问春能几,五更犹是,拌今宵睡。

(0)

三虎行

黄茅惨惨天欲雨,老乌查查路幽阻。

田家止予且勿行,前有南山白额虎。

一母三足其名彪,两子从之力俱武。

西邻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

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客子岂知行路难。

打门声急谁氏子,束蕴乞火霜风寒。

劝渠且宿不敢住,袒而示我催租瘢。

呜呼李广不生周处死,负子渡河何日是。

(0)

山中·其六

无心出岫懒于云,生死交情一付君。

五柳当门陶令宅,百梅共坞老逋坟。

山虽甚浅略堪隐,砚不能灵并可焚。

我亦平生轻俗子,向来鱼鸟自同群。

(0)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九

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

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

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

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

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

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

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

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

(0)

拟咏贫士七首·其一

陶渔起畎亩,在野贤无遗。

世岂有贫士,贫民且无之。

鳏寡不敢侮,俊乂斯可知。

末季尚贪欲,高位多穷奇。

有如元恺者,岂不寒与饥。

寒饥士之常,苍生良足悲。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