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二首·其二》
《九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渐老襟怀已足悲,登高节物可无诗。

秋声飒爽侵蓬鬓,晚意萧条伴菊枝。

故里江山寻好处,重阳樽酒负当时。

天边鸿雁随南望,忆弟双眸泪欲垂。

(0)
翻译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的感慨越来越多,即使登高赏景,似乎也少了写诗的兴致。
秋风凉爽吹过头发,傍晚的景象显得凄清,只有菊花陪伴左右。
想要在故乡的山水中寻找一丝美好,但重阳节的美酒却辜负了当时的期待。
遥望天边的鸿雁南飞,想起远方的弟弟,不禁泪水盈眶。
注释
渐老:随着年龄增长。
襟怀:心情、胸怀。
悲:感慨、悲伤。
登高:登山赏景。
节物:季节的景色。
飒爽:凉爽、劲疾。
侵:侵袭、吹过。
蓬鬓:蓬乱的头发。
晚意:傍晚的心情。
萧条:凄凉、冷清。
故里:故乡。
江山:山水。
寻好处:寻找美好的地方。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樽酒:盛满酒的杯子。
负当时:辜负了当时的期望。
天边:远方。
鸿雁:大雁。
南望:向南看。
忆弟:想念弟弟。
双眸:双眼。
泪欲垂:泪水快要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九日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个人的衰老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故乡思念的情感。首句“渐老襟怀已足悲”直接道出诗人的内心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悲从中来。接着,“登高节物可无诗”暗示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传统,但诗人却觉得无心作诗,流露出一种落寞的情绪。

“秋声飒爽侵蓬鬓,晚意萧条伴菊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凉爽却也带来丝丝凄凉,诗人独自面对秋色,与菊花为伴,更显孤独。接下来,“故里江山寻好处”表达了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怀念,而“重阳樽酒负当时”则透露出未能在重阳佳节尽享美酒的遗憾。

最后两句“天边鸿雁随南望,忆弟双眸泪欲垂”,诗人仰望南飞的大雁,触发了对远方弟弟的深深思念,泪水几乎夺眶而出。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秋景和节日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偶见吟·其一

富贵多傲人,人情有时移。

道德不傲人,人情久益归。

道德有常理,富贵无定期。

蒿莱霜至萎,松柏雪更滋。

(0)

首尾吟·其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忠恕时。

无限物情闲处见,诸般药性病来知。

暗于成事事必败,失在知人人必欺。

家国与身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0)

首尾吟·其九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出入时。

草软沙平月陂下,云轻日淡上阳西。

花深柳暗铜驼陌,风暖莺娇金谷堤。

尽是尧夫行乐处,尧夫非是爱吟诗。

(0)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其二

气候如当日,山川似旧时。

独来还独往,此意有谁知。

(0)

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

洛阳官满归吴会,男子雄图志未伸。

若到江山最佳处,举杯无惜望天津。

(0)

两岁锦屏之游不克见郑令因以寄之

岁岁群芳正烂开,锦屏山下赏春来。

两年不得陪山躅,洞里仙人出未回。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