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多傲人,人情有时移。
道德不傲人,人情久益归。
道德有常理,富贵无定期。
蒿莱霜至萎,松柏雪更滋。
富贵多傲人,人情有时移。
道德不傲人,人情久益归。
道德有常理,富贵无定期。
蒿莱霜至萎,松柏雪更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偶见吟(其一)》,主要探讨了富贵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人情的变迁。首句“富贵多傲人”揭示了富贵者常常因为地位和财富而自视甚高,容易滋生傲气。然而,“人情有时移”则指出人的情感和态度并非恒定不变,会随着环境和际遇而改变。
接下来,“道德不傲人,人情久益归”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真正的道德高尚之人不会因外在条件而骄傲,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倾向于回归淳朴的人情关系,即对道德的尊重和追求。
“道德有常理,富贵无定期”进一步阐述了道德有其永恒的道理,而富贵却难以持久,暗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最后两句“蒿莱霜至萎,松柏雪更滋”运用比喻,蒿莱在霜冻中枯萎,象征短暂的富贵;而松柏在雪中更加繁茂,象征道德的坚韧和长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富贵与道德、人情变化的深刻见解,富有哲理意味。
荔支盆,来三山,枝头壅土生根难。
荔支盆,上建浦,冲波峻滩挽舟苦,短逢愁日复愁雨。
荔支盆,过仙霞,千夫肩荷百吏遮,汗流骨出愁鞭挝。
从此浮江溯河去,严程昼夜不停住。
焦枯颠顿十存五,寥落猩红缀孤树。
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
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
大臣事君自有礼,忠孝不在养口体。
争新作俑彼何人,绎骚烦费无穷已。
不贵异物惟吾皇,勤求民隐恒如伤。
谁能上书罢贡献,令人千载思唐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