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策敝车,言寻稚川子。
风雨何凄其,荡然涤尘滓。
濛濛山下云,泠泠峡中水。
云水幽以深,径路凭谁指。
丹灶突无烟,白石徒齿齿。
至今不可攀,邈焉怀斯理。
我家西山阳,许令实同里。
玄都计非遥,赤县更伊迩。
冲举遽难期,沈沦恒自耻。
孺子傥可言,请为公纳履。
迢递策敝车,言寻稚川子。
风雨何凄其,荡然涤尘滓。
濛濛山下云,泠泠峡中水。
云水幽以深,径路凭谁指。
丹灶突无烟,白石徒齿齿。
至今不可攀,邈焉怀斯理。
我家西山阳,许令实同里。
玄都计非遥,赤县更伊迩。
冲举遽难期,沈沦恒自耻。
孺子傥可言,请为公纳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探访稚川子的旅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迢递策敝车,言寻稚川子”,开篇即点明了旅程的艰辛与目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智者的渴望与追寻。接着,“风雨何凄其,荡然涤尘滓”两句,通过风雨的描写,不仅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过程,仿佛在洗涤内心的尘埃,寻求精神的升华。
“濛濛山下云,泠泠峡中水”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水流潺潺的山水画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云水幽以深,径路凭谁指”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路径时的迷茫与探索欲,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奥秘的向往。
“丹灶突无烟,白石徒齿齿”两句,通过对比丹灶的冷清与白石的静默,暗示了探寻真理之路的孤独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至今不可攀,邈焉怀斯理”表达了诗人对无法触及真理的无奈与遗憾,以及对智慧与真理的深深向往。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环洲玲珑径深窈,巉岩翠壁摩苍颢。
幽人结屋倚阴厓,云木烟萝互萦绕。
维舟散屧欲往从,山深树密无行踪。
徘徊溪桥自叹息,安得上下如云龙。
古云大隐隐朝市,市朝亦有居巢子。
胡然见面不见心,咫尺娟娟隔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