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海之外既尔知,自问何苦安喧卑。
胡不往见蒙毂士,看卷龟壳食蛤蜊。
裨海之外既尔知,自问何苦安喧卑。
胡不往见蒙毂士,看卷龟壳食蛤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海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喧闹与卑微状态的不满。"裨海之外既尔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海岸的了解和憧憬,而"自问何苦安喧卑"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目前平庸、喧嚣的生活状态的自我质疑与不满。
"胡不往见蒙毂士"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前往远方去寻找那些隐逸之士。这里的“蒙毂士”通常指的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高人或道士。
最后两句"看卷龟壳食蛤蜊"则描写了诗人对于那种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卷龟壳"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宁静与悠然自得的状态,而"食蛤蜊"则是对原始、质朴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自然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生命境界的追求。
野田禾黍熟,黄雀成群飞。
群飞向人狎,嗷嗷如道饥。
田父顾矜恻,不遣儿童麾。
岂不爱稻粱,所伤物命危。
微禽感此意,辍食闻歔欷。
不见禹田里,百鸟勤春籽。
于人倘无补,饮啄嗟何为。
逝将别汝去,行见金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