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
《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古风

环洲玲珑径深窈,巉岩翠壁摩苍颢。

幽人结屋倚阴厓,云木烟萝互萦绕。

维舟散屧欲往从,山深树密无行踪。

徘徊溪桥自叹息,安得上下如云龙。

古云大隐隐朝市,市朝亦有居巢子。

胡然见面不见心,咫尺娟娟隔春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氛围。诗中以“环洲玲珑径深窈”开篇,描绘了曲折幽深的小径,以及周围环绕的秀丽山川,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之感。接着,“巉岩翠壁摩苍颢”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山石的峻峭与青翠植被的覆盖,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

“幽人结屋倚阴厓”,诗人通过“幽人”这一形象,巧妙地引入了隐士的生活场景,他选择在山崖的阴凉处建造住所,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随后,“云木烟萝互萦绕”一句,以云雾缭绕的树木和缠绕的藤蔓,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神秘与幽静。

“维舟散屧欲往从,山深树密无行踪”,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隐士的愿望,但被深山密林阻隔,无法实现。这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也暗示了隐士生活与外界的隔离状态。

“徘徊溪桥自叹息,安得上下如云龙”,诗人站在溪桥之上,面对难以触及的隐士生活,不禁发出感慨,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最后,“古云大隐隐朝市,市朝亦有居巢子。胡然见面不见心,咫尺娟娟隔春水”,引用古语,强调了真正的隐士不仅存在于深山之中,也可能存在于繁华的都市之中,他们的心灵相通,即使相隔咫尺,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寒夕

璧月寒生晕,银河冻欲冰。

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

桂火嘘难焰,兰膏坐自凝。

新梅如姹女,妆束待晨兴。

(0)

石桥谣

一挥千黄金,不如一石梁。

江水险不测,人命薄于霜。

南州十月水涯降,临流不渡愁褰裳。

家住江水北,市在江水阳。

朝渡给薪米,暮渡携酒浆。

有时浪急石齿齿,对面千里空断肠。

东邻周封君,有子登玉堂。

一朝发私帑,波面流虹光。

方车结驷若坦道,石可泐,德难忘。

(0)

画竹

谁开素练写烟梢,欲采琅玕奏玉箫。

犹忆凤凰池阁上,坐听风雨下层霄。

(0)

舟胶

川涸唯泥滓,舟胶不可过。

安山一步地,千里渺银河。

雨泽经春断,风霾彻夜多。

欲寻沧水使,长楫请馀波。

(0)

咏琴

古琴縆七弦,而能谐五音。

寥寥白鹤唳,杳杳苍龙吟。

相传南薰操,应念虞舜心。

民物乃康阜,解愠恩德深。

(0)

林亭远眺卷

双亲久沦逝,遗榇空山藏。

岁月谅已远,抚昔增感伤。

仪刑渺何之,想像空徬徨。

悠悠人子心,沈痛何时忘。

虚亭纵遥览,竹树森微茫。

轻云敛还舒,列岫纷低昂。

岩松布清阴,溪艇浮沧浪。

骋望极遐旷,白首在异乡。

邈兹九京隔,慨叹徒深长。

行行更回顾,泪下沾衣裳。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