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寒生晕,银河冻欲冰。
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
桂火嘘难焰,兰膏坐自凝。
新梅如姹女,妆束待晨兴。
璧月寒生晕,银河冻欲冰。
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
桂火嘘难焰,兰膏坐自凝。
新梅如姹女,妆束待晨兴。
这首明代杨慎的《寒夕》描绘了一幅冬夜清冷的画面。"璧月寒生晕",以璧玉般的月亮比喻明亮的月光,通过"寒生晕"传达出月色的清冷和月晕的朦胧,营造出寂静而深沉的夜晚氛围。"银河冻欲冰"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感觉,将天河比作即将冻结的冰川,暗示着冬夜的严寒。
"檐花穿雾凇"写的是屋檐上的冰凌,透过雾气显得晶莹剔透,展现了冬季景色的细致入微。"窗纸战风棱"则生动描绘了窗户纸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情景,形象地刻画了冬夜风的凛冽。
"桂火嘘难焰"中的"桂火"通常象征月亮,这里形容月光微弱,难以燃烧起火焰,暗指月色苍白。"兰膏坐自凝"则借兰膏(膏烛)因冷而凝固,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
最后两句"新梅如姹女,妆束待晨兴"以新绽放的梅花比喻早春的希望,虽然此刻还是寒冬,但梅花的娇艳和等待破晓的姿态,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夜的寒冷与静谧,以及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
斗畔危梯百尺悬,岧峣飞观矗层烟。
长淮蜃起朱阑外,大泽龙吟碧槛前。
抱瑟湘灵时自舞,吹箫秦女欲谁怜。
却思香案曾为吏,白昼蓬莱绝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