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
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
绝绝照琼瑰。孤负芳心巧剪裁。
应恐练裙惊缟夜,残杯。且放疏枝待我来。
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
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
绝绝照琼瑰。孤负芳心巧剪裁。
应恐练裙惊缟夜,残杯。且放疏枝待我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岁月和美好事物的感悟。"山畔小池台"一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幽深的山间环境,那里的水池旁边是由"曾记幽人著意栽"的小径,这里的人工痕迹与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几句"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绝绝照琼瑰。孤负芳心巧剪裁。"诗人通过对山间小径、乱石和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无声之美,它不受外界干扰,自在生长,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丽景致。
然后是"应恐练裙惊缟夜,残杯。且放疏枝待我来。"这几句诗中流露出一丝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诗人担心花瓣随风飘散,夜深了而未能尽情欣赏,而那尚未绽放的花枝,似乎在等待着诗人的再次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命过程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珍惜时光、留住美好的情感。它不仅是对周遭环境的一种感性表达,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
客里光阴容易改,天涯知己岂能多。
朝逢夕散犹嫌冷,刚合仍分奈若何。
壮志羞随离乱去,疏狂肯共俗流过。
平生画债兼书债,幸得偷闲对酒歌。
秋狝言归自木兰,山庄容与憩征鞍。
饱观丰稔情堪快,暂豫心神乐岂盘。
泉界绿云供鹿饮,山留红叶待人看。
前年已设登高约,早见孤亭耸翠峦。
重临云馆坐明窗,真觉流阴逝水漎。
塞上山容虽独出,园中秋景实无双。
桧松晚翠拿苍巘,凫雁閒心乐碧江。
每到朅然频忆旧,尘根底事未全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