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
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
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
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
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
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
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
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
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
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
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
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
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
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
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
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两句,通过对高台与道路的描写,营造出一份清幽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情景。诗人穿越这样的环境,彷彿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则是诗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写照。这里的"振衣"意味着整理心绪,而"陟云端"则象征着灵魂的高飞和超脱尘世。"朗然豁秋怀"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这是对秋天景色的一种感受,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两句,通过对一棵半死不活的树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晚年命运的某种感慨。这棵树似乎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反映出一种生命力与衰败并存的复杂情感。
"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则是对自然界动荡变化的一种描绘,这里的风和雷声象征着外界的动乱,而树叶的落下和鸟儿无处栖息,则映射出一种生命不安的情景。
"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木柴未被燃烧而感到庆幸的表达,传递了一种对于物质消逝与精神超脱之间关系的思考。木柴未被焚毁而保持其形态,可以看作是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不被世俗之火所熏。
"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造的一种自我怀疑。即便是有好的材料,也可能因为自己技艺不精而无法奏出和谐的旋律。
"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两句,是对饮酒以忘却世间纷扰所得之愉悦的一种表达。这里的“醉抱”是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拥抱着自己的心绪和感受。同时,“暝色南北迷”则描述了夜幕降临后四处迷离的情景。
"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最后两句,是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一种体验。这里的“下山不可急”意味着不应该急于离开这份宁静和美好,而“小僮扶我回”则表达了对生活中某种依靠或帮助的一种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自然、艺术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寂寂罗雀门,日见交游疏。
短李不我弃,一年憩琴书。
青衿孺子辈,共喜得范模。
黄鹄有远志,樊笼不可拘。
今将舍我去,雅意何勤渠。
骈俪出妙语,简洁无费辞。
捲置怀袖间,报之欠琼琚。
惟期在明秋,刷羽摩天衢。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
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
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